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

高翼闲未倦,孤云旷无期。 晴霞海西畔,秋草燕南时。 邺中多上才,耿耿丹霄姿。 顾我于逆旅,与君发光仪。 同将儒者方,获忝携人知。 幽兰与芳佩,寒玉锵美词。 旧友在伊洛,鸣蝉思山陂。 到来再春风,梦尽双琼枝。 素业且无负,青冥殊未迟。 南桥天气好,脉脉一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翼: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 孤云:比喻孤独无依的人。
  • 邺中:地名,今河北临漳县西,古时多才子。
  • 耿耿:明亮的样子,形容才华出众。
  • 丹霄:指天空,比喻高远的志向。
  • 逆旅:旅馆,比喻人生旅途。
  • 发仪:展现风采。
  • 儒者方:指儒家的学问和方法。
  • 幽兰:隐逸的兰花,比喻高洁的品质。
  • 芳佩:芳香的佩饰,比喻美好的品德。
  • 寒玉:比喻清冷高洁。
  • :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伊洛:指伊水和洛水,代指洛阳。
  • 山陂:山坡。
  • 素业:清白的家世或职业。
  • 青冥:天空,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境界。
  • 南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洛阳的某座桥。
  • 脉脉:形容含情脉脉的样子。

翻译

志向高远的人未曾倦怠,孤独如云,未来无期。 晴朗的霞光在海西边,秋草在燕南时。 邺中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的才华明亮如天空。 看我在旅途中,与你一同展现风采。 我们同是儒者,我因你而感到荣幸。 幽兰与芳佩,寒玉般的美词清脆悦耳。 旧友在伊洛,鸣蝉思念山坡。 到来时再逢春风,梦尽双琼枝。 清白的家世未曾辜负,高远的志向尚未迟。 南桥天气好,含情脉脉,一相思。

赏析

这首诗是杨巨源送别李虞仲秀才归东都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分别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高翼”、“孤云”、“晴霞”、“秋草”等,描绘了友人的高洁志向和孤独境遇。通过“邺中多上才”、“耿耿丹霄姿”等句,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志向。后文则通过对旧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