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陈守戎招饮阅江台

飞阁临江渚,丹梯并古崧。 登临无俗客,招饮有元戎。 紫气来尊外,青山入望中。 剑光疑电转,端水日溶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阁:高耸的楼阁。
  • :靠近。
  • 江渚:江中的小洲。
  • 丹梯:红色的楼梯,这里指通往高处的台阶。
  • :并列,相邻。
  • 古崧:古老的嵩山,这里泛指古老的山峰。
  • 登临:登上高处远望。
  • 俗客:世俗之人。
  • 招饮:邀请饮酒。
  • 元戎:大将,高级军事指挥官。
  • 紫气:祥瑞之气,常用来象征吉祥。
  • :酒器,这里指酒席。
  • 端水:平稳流动的水。
  • 溶溶:水流动的样子,形容水波荡漾。

翻译

高耸的楼阁靠近江中的小洲,红色的台阶与古老的嵩山并列。 登上高处远望,没有世俗之人,只有大将邀请饮酒。 祥瑞之气从酒席外传来,青山映入眼帘。 剑光闪烁,仿佛电转,平稳流动的江水波光粼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江边楼阁的壮丽景色和与高级将领共饮的场景。诗中“飞阁临江渚,丹梯并古崧”以高远的视角展现了楼阁与自然的和谐并存,而“登临无俗客,招饮有元戎”则突出了场景的尊贵与不凡。后两句通过“紫气”和“剑光”等意象,增添了诗中的神秘与动感,结尾的“端水日溶溶”则以平静的水面映衬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氛围的赞美。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