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小桃源主人重席留憩以诗见投用来韵却答

· 张萱
世亦云君殊漫浪,妒煞西园伯格长。 不种肥田却种园,数椽茅屋桃源上。 何来载酒西园公,神里新诗亦俱往。 问君何事赋将归,独掩柴扉对夕晖。 塞耳不闻鼠穴斗,褰裳常避灵场威。 我为酒民君醉士,风尘傲骨山林气。 万世谁为杨子云,四海君真习凿齿。 鸡黍寻盟莫厌烦,蓑来笠去相翩翻。 为爱主人清梦处,一帘山色五千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浪:放纵不羁。
  • 西园伯格长:西园,指曹植的园林;伯格长,指曹植,因其曾被封为陈思王,故称。
  • 肥田:肥沃的田地。
  • :屋椽,房屋的构件。
  • 桃源:指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西园公:指曹植。
  • 神里新诗:指曹植的诗作。
  • 将归:即将归隐。
  • 柴扉:柴门,简陋的门。
  • 夕晖:夕阳的光辉。
  • 塞耳:堵住耳朵,表示不听。
  • 鼠穴斗:比喻小人的争斗。
  • 褰裳:提起衣裳,表示小心避让。
  • 灵场威:指神圣的场所的威严。
  • 酒民:指爱酒之人。
  • 醉士:醉酒的士人。
  • 风尘傲骨:指在世俗中保持高傲的品格。
  • 山林气:指隐居山林的气质。
  • 杨子云:杨修,字子云,东汉末年文学家。
  • 习凿齿:习凿齿,字彦威,东汉末年文学家。
  • 鸡黍:指简单的饭菜。
  • :盟约,约定。
  • 蓑来笠去:穿着蓑衣,戴着斗笠,指隐居生活。
  • 翩翻:形容动作轻盈。
  • 清梦处:指清静的梦境。
  • 一帘山色:指窗外的一片山景。
  • 五千言:指《道德经》,共五千字。

翻译

世人也说你放纵不羁,嫉妒那西园的曹植。你不种肥沃的田地,却选择在桃源上种园,数间茅屋搭建其上。哪来的曹植,带着酒和新诗来到这里。问你为何要赋诗表达归隐之意,独自掩上门扉,面对夕阳的余晖。你堵住耳朵不听小人的争斗,提起衣裳避开神圣场所的威严。我作为爱酒之人,你是醉酒的士人,我们在风尘中保持高傲的品格,拥有山林的气质。万世之中,谁是杨修,而你真是习凿齿。不要厌烦我们的盟约,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相约而行。因为喜爱主人清静的梦境,窗外是一片山景,如同《道德经》中的五千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隐逸山林的士人形象,通过对“漫浪”、“桃源”、“柴扉”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风尘傲骨山林气”一句,既展现了士人在世俗中保持的高傲品格,又体现了其向往山林的隐逸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