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奉泰昌哀诏用韵

· 张萱
病起吞声泣泰昌,夜来惊梦侍先皇。 九天龙逝髯双堕,满地鹃啼血万行。 犬马一年三易主,河山孤泪再沾裳。 莫言舜日三旬六,四海讴歌万古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泰昌:明光宗朱常洛的年号,此处指朱常洛本人。
  • 髯双堕:髯,胡须;双堕,指胡须下垂,形容悲伤之态。
  • 鹃啼血:鹃,杜鹃鸟;啼血,传说中杜鹃鸟啼叫时会流血,比喻极度悲伤。
  • 犬马:古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表示忠诚。
  • 三易主:指在短时间内换了三位君主。
  • 河山孤泪:指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痛。
  • 舜日:比喻太平盛世。
  • 三旬六:指三十六天,这里可能指泰昌帝在位的时间。
  • 讴歌:歌颂,赞美。

翻译

病愈后,我含泪哀悼泰昌帝,夜晚梦见侍奉先皇。 九天之上的龙(皇帝)已逝,他的胡须下垂,满地都是杜鹃啼血般的悲伤。 作为忠诚的臣子,一年之内换了三位君主,我对国家的忧虑和悲痛如同孤泪洒在河山之上。 不要说这短暂的三十六天如同舜帝的盛世,四海的歌颂将流传万古。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泰昌帝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通过“髯双堕”、“鹃啼血”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悲伤的氛围。同时,“犬马一年三易主”反映了当时政局的动荡,而“河山孤泪”则抒发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结尾的“莫言舜日三旬六,四海讴歌万古长”则寄托了对国家长久繁荣的期望。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