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楼宴文学李半沙博士王雪溪用楼字韵

坐宴独当午,舒怀共上楼。 万山收伏暑,一叶报初秋。 海宇晴烟阔,乾坤翠黛浮。 村舂藜径小,江畛麦云稠。 井灶千家晓,闉阇百雉收。 东岩藏宿雨,北固隔龙湫。 瀑布飞千尺,芙蓉插九州。 剑峰摩碣石,沧海揖之罘。 花下琴耽鹿,林间吹傍牛。 帘栊风色定,燕雀羽毛修。 楚客能歌铗,秦生本姓侯。 看云移白昼,舒啸付沧洲。 句向凭栏得,杯为知己酬。 赏心多款曲,信美竟淹留。 谈笑庾公月,江湖范老忧。 踟蹰共回首,伤思仲宣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暑:指盛夏。
  • 村舂:指乡村的舂米声。
  • 江畛:江边的田地。
  • 麦云稠:形容麦田茂密,如同云朵一般。
  • 井灶:指村落。
  • 闉阇:城墙。
  • 百雉: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一雉等于三丈长、一丈高。
  • 东岩:东边的山岩。
  • 宿雨:昨晚的雨。
  • 北固:北方的坚固。
  • 龙湫:指深潭。
  • 碣石:古代山名,位于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
  • 之罘:古代山名,位于今山东省烟台市。
  • 耽鹿:沉迷于鹿。
  • 款曲:详细的情况。
  • 仲宣:指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字仲宣。

翻译

在正午时分,我们独自坐在宴会上,心情舒畅地一起登上了楼。 万山之间,夏日的炎热渐渐消退,一片叶子预示着初秋的到来。 海天一色,晴朗的烟雾广阔无垠,天地间翠绿的山峦如浮云般飘渺。 乡村的舂米声在小径上回响,江边的麦田茂密如云。 千家万户的井灶在晨光中苏醒,城墙的百雉在视野中渐渐消失。 东边的山岩还藏着昨夜的雨,北方的坚固与深潭相隔。 瀑布如千尺白练飞泻而下,九州之地如芙蓉般绽放。 剑峰高耸,仿佛触及碣石,沧海之滨,仿佛可以迎接之罘山。 花下,琴声与鹿相伴,林间,风吹过牛背。 帘栊间风已定,燕雀的羽毛也已修整。 楚地的客人能歌善舞,秦地的生者本姓侯。 看云在白昼中移动,舒展的啸声传向沧洲。 诗句在凭栏时得来,酒杯为知己而举。 赏心乐事多有细节,真实美好让人流连忘返。 谈笑间,庾公的月光,江湖中范老的忧愁。 踟蹰间,我们共同回首,伤感地思念着仲宣的同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明远楼上的宴会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夏秋交替时的宁静与壮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万山收伏暑”、“一叶报初秋”等,巧妙地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同时,诗人的情感也随着景物的变化而起伏,从舒怀登楼到凭栏得句,再到对知己的感慨,情感层次丰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张子翼

张子翼,字汝临,号事轩。琼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亚魁。授武昌县教谕,升广西陆川知县。在任五年,祀名宦。归田后闭门课子,与海瑞、王弘诲诗简往来,传为韵事。有《事轩摘稿》。《海南丛书》第五册有传。张子翼诗,以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书局印行之《海南丛书》第五册《张事轩摘稿》为底本,校以明陈是集《溟南诗选》所录张子翼诗。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