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初度宝安陈仪翔邓玄度观察以诗见寿用来韵附使却谢凡四章
喜无怪事不书空,六十行年叹五穷。
住世曾为牧犊子,出门长作夺牛翁。
千秋大业君应在,三径幽寻我亦同。
白首相期好身手,不知谁据素王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午: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初度:指生日。
- 宝安:地名,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陈仪翔邓玄度:人名,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观察:古代官职,负责监察。
- 用来韵:指使用与原诗相同的韵脚。
- 附使却谢:附上诗作以表达谢意。
- 四章:四首诗。
- 六十行年:指六十岁。
- 五穷:指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穷尽,比喻事物的终结。
- 牧犊子:放牛的少年,比喻隐居或平凡的生活。
- 夺牛翁:抢夺牛的老翁,比喻有野心或不平凡的行为。
- 千秋大业:指伟大的事业或成就。
- 三径:指隐居的小路,比喻隐居生活。
- 幽寻:隐秘地寻找。
- 白首:白发,指老年。
- 好身手:指有才能或技艺。
- 素王:古代传说中的贤王,比喻理想的统治者。
翻译
在戊午年的生日,我感到喜悦,因为没有奇怪的事情让我空写诗篇,六十岁的我感叹着五行的穷尽。我曾像牧犊子一样生活在世上,出门时又像夺牛翁一样有着不平凡的行为。你应当承担起千秋的大业,而我也会与你一同在隐秘的小路上寻找。我们白发苍苍,相约保持好身手,却不知道最终谁能成就那理想的统治者的功业。
赏析
这首诗是张萱在六十岁生日时所作,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牧犊子”与“夺牛翁”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接受,也透露出对不凡事业的向往。末句“不知谁据素王功”则体现了对理想统治者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