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郎中之浙东省亲

· 曹义
游宦京华㝎省违,几回望断白云飞。 一朝恩诏九天下,千里阙河独棹归。 雁影远横秋水阔,山光斜带夕阳微。 悬知先垄焚黄罢,又向萱庭戏綵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游宦(yóu huàn):指在外地做官。
  • 京华:指京城,这里指北京。
  • 㝎省违(dìng shěng wéi):指因公务而离开省亲的地方。
  • 白云飞:比喻远方的亲人。
  • 恩诏:皇帝的诏书。
  • 九天:极高的天空,比喻朝廷。
  • 阙河:指京城的河流。
  • 独棹归(dú zhào guī):独自划船归来。
  • 雁影:雁的影子,常用来象征思念。
  • 秋水阔:秋天的水面宽阔。
  • 山光:山中的景色。
  • 斜带:斜照。
  • 夕阳微:夕阳的光线微弱。
  • 悬知:预知,猜测。
  • 先垄(xiān lǒng):祖先的坟墓。
  • 焚黄:指祭祀时焚烧黄纸。
  • 萱庭:指母亲的居所。
  • 戏綵衣(xì cǎi yī):指穿着五彩衣裳嬉戏,比喻家庭欢乐。

翻译

在外地做官于京城,多次因公务而无法回家省亲,每次都望着远方的白云思念家人。 终于有一天,皇帝下诏允许我回家,我独自划船穿越京城的河流,千里迢迢归家。 秋天的水面上,雁影远远地飞过,山中的景色在夕阳的斜照下显得格外微弱。 我预感到,祖先的坟墓前,祭祀的黄纸已经焚烧完毕,我又可以在母亲的居所穿着五彩衣裳嬉戏,享受家庭的欢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因公务在京城而长时间无法回家省亲的思念之情,以及最终得到皇帝恩诏得以归家的喜悦。诗中通过“白云飞”、“雁影”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后两句则通过描绘秋水和夕阳下的山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归家氛围。结尾的“戏綵衣”更是以家庭欢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曹义

明应天府句容人,字子宜。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礼部主事,累迁南京吏部尚书。正统末,京师告急,奉命守崇文门。天顺初辞官归。有《默庵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