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郑伶琵琶

· 吴俨
郑伶名价重江东,五百梨园伎尽空。 子夜猿啼残月白,上林莺老落花红。 江头商妇愁无限,塞外明妃恨不同。 可惜曹纲今去远,何繇两市斗西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郑伶:指郑国的伶人,即乐师。
  • 名价:名声,声价。
  • 江东:长江下游以东地区,泛指江南。
  • 五百梨园伎:指唐代宫廷乐舞机构梨园的众多乐师。
  • 子夜:半夜。
  • 猿啼:猿猴的叫声。
  •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 莺老:指黄莺因为季节变化而不再鸣叫。
  • 落花红:落下的花瓣,形容春天将尽。
  • 江头商妇:江边的商人之妻。
  • 塞外明妃:指王昭君,她被嫁到塞外,成为匈奴的明妃。
  • 曹纲:古代著名的琵琶演奏家。
  • :通“由”,从。
  • 两市:指两个地方。
  • 斗西风:在西风中比拼技艺。

翻译

郑伶的名声在江东地区极为显赫,连唐代的五百梨园乐师都无人能及。夜半时分,猿猴的啼叫声中,残月显得格外苍白;皇家园林里,随着莺鸟不再歌唱,落花也染上了红色。江边的商人之妻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而塞外的王昭君则有着不同的恨意。可惜的是,像曹纲这样的琵琶高手已经远去,我们如何能在西风中再次见证两位高手的较量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郑伶琵琶技艺的赞美,展现了其超凡的艺术魅力。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子夜猿啼残月白”与“上林莺老落花红”,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隐喻了人世的变迁与哀愁。后两句通过对江头商妇和塞外明妃的描写,进一步以人物的情感来映衬郑伶琵琶的深远影响。结尾的遗憾之情,更是对郑伶琵琶技艺的无限怀念与推崇。

吴俨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克温,号宁庵。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遭刘瑾中伤,罢官。瑾诛,复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武宗北巡,俨切谏,不报。卒谥文肃。俨文章庄重,诗词清丽。有《吴文肃公摘稿》。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