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别离

· 吴兆
车辚辚,马特特,路上行人行不息。 丈夫一去音信稀,门前凝望是耶非。 罗巾掩面羞回顾,翻令小姑笑妾误。 忆妾家中娇小姿,爱弄玉环阿母随。 只知娇养无愁苦,常笑他人怨别离。 如今小姑年十五,能不忧愁有几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辚辚(lín lín):形容车轮滚动的声音。
  • 特特:形容马蹄声。
  • 是耶非:是与否,这里指不确定是否能看到丈夫的归来。
  • 罗巾:丝巾。
  • 掩面:用手或物品遮住脸部。
  • 羞回顾:因羞愧而回头看。
  • :反而。
  • 娇小姿:娇小可爱的样子。
  • 玉环:玉制的环形饰品。
  • 阿母:母亲。
  • 怨别离:因离别而感到悲伤。

翻译

车轮滚滚,马蹄声声,路上的行人络绎不绝。 丈夫一去,音信渐稀,我站在门前凝望,不确定是否能看到他的归来。 用丝巾遮住脸庞,羞愧地回头看,反而让小姑笑话我因误会导致的悲伤。 回忆起我在家中娇小可爱的模样,喜欢玩弄玉环,母亲总是陪伴在旁。 那时只知道享受宠爱,无忧无虑,常常嘲笑他人因离别而感到的悲伤。 如今小姑已经十五岁,她能有多少时间不感到忧愁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个女子在丈夫离家后的孤独与忧愁,展现了她从无忧无虑到深感离别之苦的转变。诗中“车辚辚,马特特”生动地描绘了行人匆匆的景象,与女子孤独守望形成鲜明对比。后文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女子对过去无忧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深刻揭示了人生中的变迁与情感的复杂性。

吴兆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非熊。初喜为传奇曲。万历中游南京,与郑应尼作《白练裙》杂剧,讥嘲马湘兰。己而悔之,致力于诗,与曹学佺等结社,游武夷、匡庐、九华诸山,辑《金陵社集诗》。后出游广东,客死新会。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