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匏庵先生板屋韵

· 吴俨
达官宜高居,胡为喜卑下。 岂是三命余,动欲循墙者。 天予固甚丰,自取恒欲寡。 何必大厦成,而后虚三瓦。 无梁架榱题,无牖饰丹赭。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马。 鬼瞰非所忧,客来可延坐。 看云数卷帘,看月疑乘舸。 温燠不知冬,通明复宜夏。 有书常满床,有酒常满斝。 自读仍自斟,高情还自写。 岂无数仞堂,得志弗为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匏庵:指匏瓜所制的庵,比喻简陋的居所。
  • 三命:古代以出生时辰、日、月来决定人的命运,称为三命。
  • 循墙:沿着墙走,比喻谦卑。
  • 榱题:屋檐的椽子头,这里指屋檐。
  • 丹赭:红色的颜料,这里指涂饰。
  • 野马:指浮动的云气。
  • 鬼瞰:鬼神窥视,比喻不吉利的事情。
  • 延坐:邀请坐下。
  • 乘舸:乘船。
  • 温燠:温暖。
  • :古代盛酒的器具。

翻译

达官贵人本应高居华屋,为何却喜欢简陋的居所。 难道是因为命运多舛,总是谦卑地沿着墙走。 天赋固然丰厚,但自己取用的却总是很少。 何必等到大厦建成,才空出三片瓦。 没有梁柱支撑屋檐,没有窗户装饰红颜料。 只有窗隙中,还能看到浮动的云气。 不必担心不吉利的事情,客人来了可以邀请坐下。 看云时数着卷帘,看月时仿佛乘船。 温暖得不知冬天的寒冷,通透明亮又适宜夏天。 床上有满满的书籍,酒杯里有满满的酒。 自己读书自己斟酒,高雅的情感自己书写。 即使有高大的堂屋,如果得志也不会去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达官贵人的高居与简陋居所的喜好,表达了作者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享受的淡漠。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窗隙中的野马”、“看云数卷帘”等,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意境。同时,通过对“三命余”、“循墙者”等词语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于命运和谦卑态度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吴俨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克温,号宁庵。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遭刘瑾中伤,罢官。瑾诛,复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武宗北巡,俨切谏,不报。卒谥文肃。俨文章庄重,诗词清丽。有《吴文肃公摘稿》。 ► 3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