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澹只先辈馆端州

· 岑徵
想到崧台泪暗零,背人开匣抚青萍。 当春鲁酒休辞醉,入夜胡笳不可听。 肠断子山应作赋,心违刘向且传经。 铜驼一夜荆榛雨,寒食端州草又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崧台(sōng tái):传说中的神话山名,意指高大的山峰。
  • 匣(xiá):匣子,指盒子。
  • 青萍(qīng píng):指绿色的草叶。
  • 鲁酒(lǔ jiǔ):指鲁国出产的酒。
  • 胡笳(hú jiā):胡人的笛子。
  • 子山(zǐ shān):指山名。
  • 刘向(liú xiàng):指刘向,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历史学家。
  • 铜驼(tóng tuó):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骆驼,全身铜甲。
  • 荆榛(jīng zhēn):指茂密的荆棘和杂草。
  • 寒食(hán shí):古代的一个清明节前一天的节日,也称为“寒食节”。

翻译

想到崧台,眼泪悄悄地流下来,背着别人,打开匣子,抚摸着绿色的草叶。春天到了,不再喝鲁国的酒,夜晚里听不得胡人吹奏的笛子声。心如断肠,应该写下悲伤的诗篇,但内心却违背着刘向的教诲。铜驼整夜在荆棘和杂草中行走,清明节后,端州的草又变得翠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忧伤之情。诗中通过描写崧台、匣子、青萍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在寂寞中感叹着时光的流逝,对于人生的无常和变迁感到无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岑徵

岑徵,字金纪,号霍山。南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年二十遭鼎革,弃诸生,隐西樵。沧桑事定,乃入粤西,泛三湘,走金陵,复北游燕赵间,所至多凭吊寄怀之作。性方介,不受人怜,人亦罕怜之者。所与为友者,惟高僧、野人及二三知己。坎壈以终。著有《选选楼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 2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