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罗汉洞送陈宗进归会稽

古洞根石壁,嵌空隐崔嵬。 闻昔有异人,拄杖曾一来。 灵迹已缅邈,洞门闭青苔。 枯木寒未花,千年待谁开。 属兹休明运,百里纡良才。 德星丽中天,移影照苍厓。 鸾凰讵栖枳,览辉谩徘徊。 早见丹穴雏,志欲凌九垓。 定省方缱绻,归期忽相催。 还辕过湖口,驿路随萦回。 吾知青云兴,却绕莲花台。 风高坠落木,岁晏舒寒梅。 明登会稽顶,想像游天台。 临期重回首,两地心悠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得:古代文人聚会时,按照指定的题目作诗,称为“赋得”。
  • 罗汉洞:洞名,可能因传说中有罗汉在此修行而得名。
  • 陈宗进:人名,诗中的主人公。
  • 会稽: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 嵌空:形容洞穴深邃,空间开阔。
  •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 缅邈:遥远,难以追溯。
  • 休明运: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好时代。
  • 纡良才:指优秀的人才。
  • 德星:比喻贤人。
  • 苍厓:青色的山崖。
  • 鸾凰:传说中的神鸟,比喻贤才。
  • :一种植物,比喻低贱之地。
  • 丹穴雏:指凤凰的雏鸟,比喻有才华的年轻人。
  • 九垓:九重天,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境界。
  • 缱绻:形容情意深厚,难舍难分。
  • 驿路:古代的官方道路,用于传递公文或供官员旅行。
  • 萦回:曲折回旋。
  • 莲花台:佛教中指佛或菩萨的座位,也比喻高洁之地。
  • 岁晏:年末。
  • 会稽顶:会稽山的山顶。
  •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是佛教圣地之一。

翻译

古老的洞穴依附在石壁上,深邃而隐秘,显得高大险峻。听说曾经有非凡的人,拄着拐杖来过这里一次。那些神奇的事迹已经遥远得难以追溯,洞门紧闭,长满了青苔。枯萎的树木还未开花,它们在等待着谁来唤醒千年沉睡的生命。在这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好时代,百里之内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贤人们如同天上的星辰,他们的光辉照耀着青色的山崖。凤凰怎会栖息在低贱的枳树上,它们只是在这里徘徊,寻找着高洁之地。年轻的才子们,他们的志向是达到九重天那样的高境界。正在深情地告别时,归期突然到来,催促着离去。返回的路上经过湖口,驿路曲折回旋。我知道,当青云兴起时,你将环绕着莲花台。秋风中,落叶纷纷飘落,岁末时,寒梅绽放。当你登上会稽山的山顶,你会想象自己游历天台山。临别时再次回首,两地的心情都充满了悠长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洞穴的景象,并通过洞穴的隐喻,表达了对陈宗进才华和前程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德星丽中天”、“鸾凰讵栖枳”等,形象地描绘了贤人的光辉和才子的志向。诗的结尾,通过对离别和归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吴伯宗

明江西金溪人,名祏,以字行。洪武四年初开科,廷试第一。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以不附胡惟庸,坐事谪居凤阳。上书论时政,因言惟庸专恣。帝得奏召还,命使安南。历官武英殿大学士,后坐事降检讨。十七年又坐事谪云南卒。有《南宫》、《使交》、《成均》、《玉堂》四集。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