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二府致政归胶州

· 何瑭
梦觉黄粱万事空,倚阑翘首羡冥鸿。 懒从赤绂称循吏,拟向沧浪狎钓翁。 孤鹤伴吟临夜月,蹇驴驒醉入春风。 东西路阻音书少,林下知谁笑语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致政:退休。
  • 胶州:地名,今属山东省。
  • 梦觉黄粱:比喻虚幻的梦境或人生的短暂。黄粱,即黄粱梦,出自《列子·汤问》。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高远不可及的事物。
  • 赤绂:红色的官服,代指官职。
  • 循吏:遵循法度的官吏。
  • 沧浪:水名,也泛指江湖。
  • 狎钓翁:亲近钓鱼的老者,指隐居生活。
  • 孤鹤伴吟:孤独的鹤陪伴着吟诗,形容隐逸高洁的生活。
  • 蹇驴:行动迟缓的驴子,常用来比喻不急不躁的生活态度。
  • 驒醉:醉酒。驒,古同“酡”,指醉酒的样子。
  • 林下: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梦醒后发现一切如黄粱一梦般空幻,我倚着栏杆,羡慕那些高飞的鸿雁。 不愿再以红袍官服自称遵循法度的官吏,而是想要去江湖边与钓鱼的老者亲近。 孤独的鹤在夜晚陪伴我吟诗,行动迟缓的驴子带着我醉酒迎接春风。 东西方向的路途阻隔了音信,林下的隐居生活中,又有谁与我一同欢笑交谈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梦觉黄粱”一句,既是对过往官场生涯的否定,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超脱。后文通过“冥鸿”、“沧浪”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向往的高远和自由。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孤寂和期待知音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何瑭

明河南武陟人,字粹夫,号柏斋。弘治十五年进士。为翰林修撰。不屈于刘瑾,累疏致仕。后出为开州知府,历工、户、礼三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致仕里居十余年,教子弟以孝弟忠信。对王守仁之学颇有微辞。有《医学管见》、《阴阳律吕》、《柏斋三书》、《柏斋集》。 ► 1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