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始秋得丹霞愿来大师书并惠木樨饯作此答之

· 何绛
河干从别后,两度隔秋霜。 不是怜聋俗,音书谁寄将。 如何琼玖赠,忽觉木樨香。 自匪承当者,空惭负晦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癸未: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丹霞:这里指丹霞山,也可能指代某位名为丹霞的僧人。
  • 愿来大师:指一位名叫愿来的高僧。
  • 木樨:即桂花,这里指用桂花制作的食品或饮品。
  • :设宴送别。
  • 河干:河边。
  • 聋俗:指世俗之人,因其不理解高深的道理,故称“聋俗”。
  • 琼玖:美玉,比喻珍贵。
  • 承当:承担,接受。
  • 晦堂:指深奥的道理或高深的学问。

翻译

自从在河边分别后,已经两次经历了秋霜。 不是因为怜悯那些世俗的愚昧,而是不知道有谁会传递书信。 珍贵的礼物赠予我,突然间闻到了木樨的香气。 如果不是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些深奥道理的人,我只会空自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世俗的感慨。诗中,“河干从别后,两度隔秋霜”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与友人的长久分离。后句“不是怜聋俗,音书谁寄将”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不屑以及对友人音信的渴望。最后两句“自匪承当者,空惭负晦堂”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能否真正理解和接受高深道理的自我怀疑和惭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真理的追求。

何绛

何绛,与陈恭尹同渡铜鼓洋,访遗臣于海外。又闻桂王在滇,复与恭尹北上,西济湘沅,不得进,乃东游长江,北过黄河,入太行。尝历游江浙及燕、齐、鲁、赵、魏、秦、楚间,终无所就。晚年归乡,隐迹北田。与其兄衡及陈恭尹、陶璜、梁梿合称“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庐集》。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三有传。何绛诗,以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旧钞本《不去庐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汪兆镛钞本(简称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乐楼影印汪氏微尚斋钞本(简称何本)。 ► 5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