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人生贵适性,何必慕荣达。 畏彼衣冠劳,去家时削发。 囊中无羡钱,传食作生活。 在处有青山,山山好看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适性:顺应自己的本性,做自己喜欢的事。
  • 慕荣达:羡慕荣华富贵和显达地位。
  • 衣冠:指官场或世俗的礼仪和束缚。
  • 削发:剃去头发,指出家为僧。
  • 羡钱:多余的钱财。
  • 传食:四处化缘,接受供养。
  • 在处:到处,无论何处。

翻译

人生最宝贵的是顺应自己的本性,何必羡慕那些荣华富贵和显赫地位。害怕那些世俗的礼仪和束缚,我选择离开家,削去头发出家为僧。我的行囊里没有多余的钱财,通过四处化缘来维持生活。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有青山相伴,每一座山都好看,山中的月亮也格外美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何南凤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荣华的淡漠。他选择出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不受世俗的束缚。诗中的“人生贵适性”一句,道出了他的人生观,即顺应自己的本性,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是最重要的。而“在处有青山,山山好看月”则描绘了他所追求的生活环境,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美丽的自然景色相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

何南凤

何南凤,字道见。兴宁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任采石诸子于嘉善,禅盟诗社,遍相印證,远近皈依者甚众,号牧原和尚。尝居平远文殊、龙川石岭、罗浮祥云、萧岩同峰,及闽之汀杭诸刹,晚栖豫章普济,其徒迎归兴宁。明桂王永历五年正月,忽作偈别大众,复还普济,六月六日,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年六十四。有《讱堂馀稿》。所著诗文语录,散行于世,康熙间,所刻诸稿多佚,邹慕山、明经涛,刊其诗文一卷,曰《讱堂馀稿》。近人罗香林《兴宁二十五家诗选》有传。事又见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三。何南凤诗,以罗香林辑《兴宁二十五家诗选》之《讱堂诗选》为底本。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