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夜忆徐刺史

桂华初发小堂东,绿芷红兰别一丛。 翡翠屏前秋寂寞,芙蓉塘外月朦胧。 宝书玉笈为谁隐,云锦霞笺还自封。 鸿雁不来秋又晚,故人闻巳到江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华:桂花。
  • (zhǐ):一种香草。
  • :兰花。
  • 翡翠屏:形容绿色的屏风或景致。
  • 芙蓉塘:荷花池。
  • 玉笈(jí):玉制的书箱。
  • 云锦霞笺:形容精美的纸张。
  • 鸿雁:比喻书信。

翻译

桂花初开在小堂东边,绿芷和红兰组成另一丛。 翡翠般的屏风前,秋天显得寂寞,荷花池外,月光朦胧。 宝书和玉笈是为谁而隐藏,云锦霞笺又自己封存。 鸿雁不来,秋天已晚,听说故人已到江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桂花、绿芷、红兰等植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翡翠屏前秋寂寞,芙蓉塘外月朦胧”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意象,表达了秋夜的孤寂和月光的朦胧美。结尾提到“鸿雁不来秋又晚,故人闻巳到江东”,透露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和秋天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明代诗人宋登春的诗歌才华。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