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方竹杖

· 吴宽
紫玉新裁恰过肩,斑斑四面带湘烟。 病躯藉尔能扶直,巧手烦渠莫削圆。 世事固知方则止,时人应道曲能全。 此生得免模棱诮,晚节相依尚挺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玉:这里比喻竹子。
  • 斑斑:形容竹子上的斑纹。
  • 湘烟:湘江上的雾气,这里指竹子上的斑纹如同湘江上的雾气。
  • 病躯:生病的身体。
  • 藉尔:依靠你。
  • 扶直:扶持,使之直立。
  • 巧手:指制作竹杖的人。
  • 烦渠:麻烦他。
  • 削圆:削成圆形,这里指改变竹杖的自然形态。
  • 方则止:方正则止,指方正的东西不会滚动。
  • 曲能全:弯曲的东西能够保全,指弯曲的东西不容易折断。
  • 模棱诮:模棱两可的嘲笑。
  • 晚节:晚年。
  • 挺然:挺拔的样子。

翻译

紫色的玉石般的新竹刚刚裁剪好,高度恰好超过肩膀,四面斑斑点点,仿佛带着湘江上的雾气。 我这生病的身体依靠你能够扶持直立,制作竹杖的巧手请不要麻烦他将你削成圆形。 世间的事情本来就知道方正则止,而时人却认为弯曲的东西能够保全。 我这一生得以避免模棱两可的嘲笑,晚年与你相伴,依然挺拔不屈。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新制的方竹杖,表达了诗人对于坚持原则和保持晚节的态度。诗中,“紫玉新裁恰过肩”描绘了竹杖的新颖与实用,而“病躯藉尔能扶直”则体现了竹杖对于诗人的重要性。后两句“世事固知方则止,时人应道曲能全”对比了方与曲的不同境遇,暗示了诗人对于坚守原则的坚持。最后,“此生得免模棱诮,晚节相依尚挺然”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一生坚持原则,晚年依然保持挺拔姿态的自豪与肯定。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品格和节操的重视。

吴宽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号匏庵。为诸生时,即有声望,遍读《左传》、《史记》、《汉书》及唐宋大家之文。成化八年会试、廷试皆第一,授修撰。侍孝宗东宫,进讲闲雅详明。孝宗即位,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丁忧后,入东阁,专典诰敕。进礼部尚书。卒谥文定。宽行履高洁,不为激矫,而自守以正。其诗深厚郁,自成一家。兼工书法。有《匏庵集》。 ► 2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