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蒲团: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常用于打坐或跪拜。
- 兀坐:独自端坐。
- 嚼米:咀嚼米饭。
- 咬根:指吃蔬菜时连根一起吃。
- 菜为羹:将蔬菜煮成汤羹。
- 苦行:指修行中进行的艰苦修炼。
- 灭却:消除,熄灭。
- 名声:声誉,名望。
- 本师:指自己的师父或导师。
- 辣手:严厉的手段或方法。
- 白棒:指师父的严厉教诲或惩罚。
翻译
在蒲团上独自端坐的最高僧人,十年间在空山中厌倦了尘世的情感。咀嚼米饭时久已知晓砂粒的存在,吃蔬菜时连根一起吃,常将蔬菜煮成汤羹。习惯了艰苦的修行,因此忘记了痛苦,消除了名声后才开始真正著名。幸好有师父施以严厉的手段,每一次的严厉教诲都让我重生一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深山中苦修的情景,通过“蒲团兀坐”、“十载空山”等词句,展现了僧人超脱尘世的决心和孤独的修行生活。诗中“嚼米久知砂在饭,咬根长断菜为羹”反映了僧人简朴艰苦的生活,而“惯行苦行因忘苦,灭却名声始著名”则表达了僧人对于名声的超然态度和通过苦行达到的精神境界。最后两句“幸得本师施辣手,一回白棒一回生”则体现了师徒间的严格教诲和僧人对于师父教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僧人在师父的严厉指导下不断成长和提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僧人对于修行的执着和对世俗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