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潘牧胡布见过

· 徐贲
麦候野气和,莺时绿阴静。 馀红坠仍罥,飞翠鸣还并。 欢承竹林贤,情畅兰亭咏。 湘云帘上看,郢雪琴中听。 远地偶来居,尘事因兹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麦候:指麦子成熟的季节。
  • 莺时:指黄莺鸣叫的时节,通常是春天。
  • (juàn):悬挂。
  • :接待,款待。
  • 竹林贤:指魏晋时期的七位文人,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被称为“竹林七贤”。
  • 兰亭咏: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描述了文人雅集的情景。
  • 湘云:指湘江上的云,这里比喻帘上的图案。
  • 郢雪:指郢中的雪,郢是古代楚国的都城,这里比喻琴声的清雅。
  • :排除,隔绝。

翻译

在麦子成熟的季节,田野的气息和煦,春天黄莺鸣叫时,绿荫静谧。残留的红色花朵轻轻悬挂,飞舞的翠绿声音和谐地并存。欢快地接待了竹林七贤般的贤士,情感畅快地吟咏兰亭集序中的雅致。在帘上看湘江上的云,听琴中传来郢都的雪声。远离尘嚣的地方偶然成为居所,尘世的烦扰因此被隔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麦熟时节的田园风光,以及文人雅士相聚的愉悦场景。诗中“麦候野气和,莺时绿阴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而“欢承竹林贤,情畅兰亭咏”则体现了文人间的交流与共鸣。通过“湘云帘上看,郢雪琴中听”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艺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徐贲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工诗善画。为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元末为张士诚掾属。张氏亡,谪临濠。洪武二年放归。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官至河南左布政使。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有《北郭集》。 ► 6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