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二首

· 贡奎
夜久境逾静,居然庭树秋。 气机发群动,时节无淹留。 凉露浴蟾彩,浮云澹河流。 微生竞如发,瀰思志常周。 精爽一以竭,榛烟蔽前丘。 道贵善持养,日入当偃休。 寄言学仙子,文字徒冥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ú):更加。
  • 气机:自然界的运行机制。
  • 淹留:停留,滞留。
  • :这里指月光被凉露映照,如同沐浴。
  • 蟾彩:月光。
  • (dàn):平静,安稳。
  • 微生:微小的生命。
  • 瀰思 (mí sī):深思。
  • 精爽:精神爽朗。
  • 榛烟:丛生的灌木和烟雾。
  • 持养:保养,维护。
  • 偃休:休息。
  • 学仙子:指追求长生不老的人。
  • 冥搜:深入探索。

翻译

夜深了,四周更加静谧,仿佛庭院中的树木也感受到了秋意。自然界的运行机制激发了万物的活动,时间不会停留。凉露映照着月光,浮云平静地漂浮在河流之上。微小的生命也像发丝一样细微,我的思绪常常周到而深远。精神一旦耗尽,丛生的灌木和烟雾就会遮蔽前方的小丘。重要的是善于保养,太阳下山后就应该休息。寄语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人,文字只是徒劳的深入探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夜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夜久境逾静”一句,以静夜为背景,引出秋意渐浓的庭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后文通过对自然界运行机制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最后,诗人以保养精神和适时休息的建议,对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人提出了忠告,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务实态度。

贡奎

元宁国宣城人,字仲章,号云林。十岁能属文。初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成宗时中书奏授太常奉礼郎,上书言礼制,朝廷多采其议。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应奉翰林文字,累拜集贤直学士。有《云林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