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江上船开起棹歌,离愁无奈故人何。 桃花流水春三月,杨柳东风雨一蓑。 送别转嗟形影独,相思从此梦魂多。 到时定有平淮策,勋业终归马伏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棹歌(zhào gē):船夫划船时唱的歌。
  • (jiē):叹息。
  • 形影独:形容孤独无伴。
  • 梦魂:梦中人的灵魂,指梦境。
  • 平淮策:平定淮河流域的策略。
  • 马伏波:马援,东汉名将,因平定边疆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

翻译

江上的船只启航,响起了船夫的歌声,离别的忧愁无法避免,对故人的思念难以言表。 桃花随着流水飘荡,春天的三月,杨柳在东风中摇曳,雨水淋湿了一身。 送别之际,不禁叹息形单影只,从此相思之情将频繁入梦。 到达目的地时,定会有平定淮河的良策,最终的功业将归于像马援那样的英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江上送别的情景,通过“桃花流水”和“杨柳东风”等自然景象,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故人的深切思念。诗中“形影独”和“梦魂多”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结尾提到“平淮策”和“马伏波”,展现了诗人对未来功业的期待,同时也寄寓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贡性之

元明间宣城人,字友初,一作有初。师泰侄。以胄子除簿尉,有刚直名。后补闽省理官。明洪武初,征录师泰后,大臣有以性之荐,乃避居山阴,更名悦。其从弟仕于朝者,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真晦先生。有《南湖集》。 ► 1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