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事迹

· 陈杰
瑶编每读愤填膺,始末权奸托罢兵。 初渡已诛双烈士,小吏更坏一长城。 齧毡大老投荒死,借剑孤忠窜岛生。 长与东南羞汗简,更堪西北望神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瑶编:指珍贵的书籍或文献。
  • 愤填膺:形容愤怒之情充满胸膛。
  • 权奸:指有权势的奸臣。
  • 罢兵:停止战争。
  • 初渡:初次渡过,这里指初次采取行动。
  • 双烈士:两位英勇牺牲的人。
  • 小吏:低级官员。
  • 长城:比喻国家的坚固屏障。
  • 齧毡大老:指在艰苦环境中坚持的人。
  • 投荒死:在荒野中死去。
  • 借剑孤忠:指借剑给忠诚的人,这里可能指忠诚的将领。
  • 窜岛生:逃到岛上生存。
  • 东南羞汗简:东南地区的人们感到羞愧。
  • 西北望神京:向西北望向京城,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思念。

翻译

读到珍贵的历史文献,我心中充满了愤怒,因为这些文献记载了权奸借停止战争之名所做的坏事。初次采取行动时,已经诛杀了两位英勇的烈士,而一个小吏却破坏了国家的坚固屏障。那些在艰苦环境中坚持的人在荒野中死去,忠诚的将领逃到岛上生存。这使得东南地区的人们感到羞愧,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我们只能向西北望向京城,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思念。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权奸误国、忠良被害的愤慨之情。诗中运用了“瑶编”、“长城”等意象,增强了诗的历史感和沉重感。同时,通过对“东南羞汗简”和“西北望神京”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忧虑,体现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

陈杰

陈杰,字焘父,洪州丰城(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历知江陵县,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兼制置司参谋。据集中诗篇,知其还做过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隐居东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艺文志补》),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有传。 陈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本(简称豫章本)、残本《永乐大典》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