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寿寺有小殿榜曰圣容奉志公泗州二菩萨皆真身所塑也元在江左金梁王宗弼取置于此
煌煌朱雀阙,金榜瑶宫开。
中有二梵士,巍坐芙蕖台。
秣陵安乐禁,松顶灵禽胎。
紫帽姓何人,适从何国来。
胡为悉萃此,雪面净黄埃。
惟金名王子,仗钺征南回。
兵锋烈于火,所至山岳摧。
遂令千载骨,亦复罹其灾。
至人身无寄,如水浮枯荄。
无往亦无去,澹然不可猜。
但有古刀尺,天机妙剸裁。
坐阅金世祚,变灭同寒灰。
圣容俨如故,伊人安在哉。
稽首一笑粲,桧露滴苍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煌煌:明亮辉煌的样子。
- 朱雀阙:古代宫殿的南门,朱雀象征南方。
- 金榜:用金字书写的匾额。
- 瑶宫:神仙居住的宫殿,这里指庆寿寺。
- 梵士:指佛教僧侣。
- 巍坐:高高地坐着。
- 芙蕖台:莲花台,佛教中象征清净的座位。
- 秣陵:南京的古称。
- 安乐禁:指安乐寺,禁即寺。
- 灵禽胎:指神鸟的蛋,象征神圣。
- 紫帽:指僧侣的帽子。
- 适从:从哪里来。
- 胡为:为何。
- 悉萃:全部聚集。
- 雪面:形容面容洁白如雪。
- 净黄埃:洗净尘埃。
- 仗钺:手持斧钺,象征权力。
- 征南回:南征归来。
- 兵锋:军队的锋芒。
- 烈于火:比火还要猛烈。
- 山岳摧:山岳都被摧毁。
- 罹其灾:遭受灾难。
- 至人:指佛教中的高僧或圣人。
- 无寄:无所依托。
- 澹然:平静淡然。
- 不可猜:难以揣测。
- 刀尺:比喻衡量事物的标准。
- 天机:天意,天命。
- 剸裁:裁决,决定。
- 坐阅:坐着观看。
- 金世祚:指金朝的国运。
- 变灭:变化消亡。
- 圣容:指佛像的容貌。
- 俨如故:依然如故。
- 伊人:那个人。
-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叩头至地。
- 一笑粲:笑容灿烂。
- 桧露:桧树上的露水。
翻译
辉煌的朱雀阙,金色的匾额在瑶宫中闪耀。 宫中有两位佛教僧侣,高高地坐在莲花台上。 他们来自南京的安乐寺,松树顶上的神鸟蛋。 那位戴着紫色帽子的僧侣,他从哪个国家来? 为何他们都聚集在这里,面容洁白,洗净了尘埃。 金朝的王子,手持斧钺南征归来。 他的军队锋芒比火还要猛烈,所到之处山岳都被摧毁。 使得千年的骨骸,也遭受了灾难。 佛教的高僧无所依托,如同漂浮的枯草。 没有去处也没有来处,平静淡然,难以揣测。 但他们有衡量事物的标准,天意巧妙地决定。 坐着观看金朝的国运,变化消亡如同寒灰。 佛像的容貌依然如故,那个人又在哪里呢? 叩头至地,笑容灿烂,桧树上的露水滴落在苍苔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庆寿寺中供奉的两位佛教僧侣的塑像,以及他们的来历和遭遇。诗中通过对比金朝王子的权力与佛教僧侣的超然,表达了对于世事无常和佛教超脱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至人”无往无去、澹然不可猜的描写,展现了佛教高僧的超凡脱俗。结尾处的“稽首一笑粲,桧露滴苍苔”则以一种超脱的姿态,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淡然和对佛教信仰的坚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