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文昭为刘敬思画
我家茅屋沧江边,屋头高树云相连。
秋声六月常在座,髣髴两耳闻钧天。
朅来城市住未久,已觉尘埃满衣袖。
高堂素壁忽见画,风雨如闻龙怒吼。
忆昔刘郎多好奇,七尺长身玉雪姿。
眼中为惜栋梁具,笑倩杨昭图画之。
杨生好画亦成癖,醉墨淋漓不停笔。
远山近水漫涂抹,铁干虬枝俨行立。
一时清致俱寂然,惟馀此画人间传。
精神恍惚夺造化,意象惨澹含云烟。
吁嗟二公不复见,把玩令人竟忘倦。
老夫白发已如此,往事悠悠泪如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髣髴(fǎng fú):仿佛,好像。
- 朅来(qiè lái):近来,最近。
- 钧天:古代传说中的乐曲,意指天上的音乐。
- 七尺长身:形容身材高大。
- 玉雪姿:形容皮肤白皙如玉,清秀如雪。
- 笑倩:笑着请求。
- 铁干虬枝:形容树干坚硬如铁,枝条盘曲如虬龙。
- 俨行立:庄重地站立。
- 惨澹(cǎn dàn):形容色彩或气氛暗淡。
- 造化:自然界的创造和变化。
- 意象:文学作品中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物象或景象。
- 云烟:比喻事物的虚幻或易逝。
- 把玩:欣赏,玩味。
- 霰(xiàn):小冰粒,常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翻译
我家的小茅屋坐落在江边,屋旁的高树与云彩相连。夏日的秋声仿佛常在耳边,就像听到了天上的音乐。最近来到城市居住不久,已感觉衣袖沾满了尘埃。在素白的墙壁上忽然看到这幅画,仿佛能听到风雨中龙的怒吼。
记得刘郎总是充满好奇,他身材高大,皮肤白皙如玉。他眼中惋惜着这棵大树,笑着请求杨昭将其画下来。杨生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醉心于笔墨,不停地作画。他随意涂抹远山近水,画中的树干坚硬如铁,枝条盘曲如虬龙,庄重地站立着。
一时间,清新的气息都消失了,只剩下这幅画在人间流传。画中的精神仿佛夺取了自然的造化,意象暗淡中蕴含着云烟。唉,两位先生已不再相见,我欣赏这幅画竟忘了疲倦。我的头发已经斑白,回忆往事,泪水如小冰粒般落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乡村与城市的居住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怀念和对城市生活的不适。诗中通过对画作的描述,展现了画家的技艺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去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过往时光的无限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