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华岳庙

· 贾竦
老柏寒飕飕,清祠昼寂寂。 开门华山北,岚气沉日夕。 国家崇明祀,五岳尽封册。 福我西土民,报君金天籍。 惟神本贞信,以道徵损益。 无乃惑聪明,讹言纵巫觋。 因循作风俗,相与成寖溺。 疲病闾里氓,锥刀往来客。 我行岁云暮,登殿拜瑶席。 奠酒彻明灵,绪言多感激。 郁然展冠冕,凛若生矛戟。 斑驳石色重,阴深香烟碧。 虹梁无燕雀,玉座镇虺蜴。 肸蚃似有闻,依俙疑所觌。 髫年业文翰,弱冠荐屯厄。 天命几微茫,神逵徒悚惕。 今来游上国,幸遇陶唐历。 正直不吾欺,愿言从所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yè):拜见,这里指拜谒。
  • 飕飕(sōu sōu):形容风声。
  • 岚气:山间雾气。
  • 明祀:对神的祭祀。
  • 封册:帝王封赐的诏书。
  • 金天籍:指神仙的簿籍。金天,神话传说中的西方之神少昊。
  • 贞信:正直诚实。
  • :通“征”,验证、思考。
  • 巫觋(xí):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合称巫觋。
  • 寖溺(jìn nì):沉浸,陷入。
  • 氓(méng):百姓。
  • 锥刀:喻细小的利益。
  • 瑶席:用美玉装饰的席子,此指神座。
  • 彻明灵:意为使神明感知祭奠。彻,通达。
  • 肸蚃(xī xiǎng):指声响散布、感应,这里指神灵感应。
  • 依俙:同“依稀”,模糊不清。
  • 觌(dí):见,相见。
  • 髫年:幼年。
  • 屯厄(zhūn è):艰难困苦。
  • 神逵(kuí):神道。
  • 悚惕(sǒng tì):恐惧警惕。
  • 上国:指京城。
  • 陶唐历:指美好的时代。陶唐,即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之君。

翻译

古老的柏树在寒风中飕飕作响,清幽的祠庙在白天静谧无声。打开庙门正对着华山之北,山间的雾气在日落时沉沉弥漫。国家尊崇对神灵的祭祀,五岳都受到帝王封赐。希望神灵福佑西部的百姓,报答君恩依靠金天的簿籍。神灵本来正直诚信,以大道来思考世间的损益。无奈人们迷惑了神明的视听,任由巫师散布邪说谣言。这些逐渐形成风俗,大家都沉浸其中。疲惫困苦的乡里百姓,为微小利益往来奔波的旅客。我在年末时来到这里,登上殿堂拜谒神座。献上美酒祈求神明感知,诉说的话语满是感激之情。神像庄重威严头戴冠冕,神情凛凛如同生出矛戟。庙中石头色泽斑驳厚重,香烟沉沉颜色深碧。彩梁上没有燕雀栖息,神座下常有蜥蜴出没。仿佛能听到神灵的感应,模糊之间怀疑看到了神灵。我幼年便从事文学,刚成年就遭遇诸多艰难困苦。天命是如此渺茫难测,面对神道只感到恐惧警惕。如今来到京城游历,有幸遇到这美好的时代。神灵正直不会欺骗我,希望能顺遂心愿找到归宿。

赏析

这首诗围绕诗人拜谒华岳庙展开。开篇描绘华岳庙冷清寂静的环境,以老柏、寒飕和清祠、昼寂相互映衬,渲染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提及国家对五岳祭祀的重视,表达希望神灵护佑百姓之意。然后诗人笔锋一转,对民间因迷信巫师邪说形成不良风俗发出感慨,流露出对百姓艰难生活的同情。

诗人在详细描述自己在庙中的所见所感时:看到神像的威严,庙中的斑驳石色、阴深香烟,以及奇特的虹梁无燕雀、玉座有虺蜴等景象。那种仿佛能感应到神灵、疑似见到神灵模样的心理描写,更是增强了庙中的神秘色彩。随后诗人自叙身世,回忆自幼经历的坎坷与迷茫,与当下幸逢美好时代形成对比。最后寄托于正直的神灵,表达希望顺遂心意的愿望。整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拜谒华岳庙的经历,既展现了庙中景象与民俗风貌,又抒发了诗人个人的身世之感与对未来的期盼 。

贾竦

唐河南人,世居陇西姑臧。贾□兄。宪宗元和元年,曾谒华岳庙,并题诗。历官著作郎。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