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道士 其一

· 义褒
般若非愚智,破愚叹为智。 道士若亡愚,我智药亦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般若:(bō rě),梵语的音译。又译作“波若”“钹若”“钹罗若”“班若”“般罗若”“般赖若”等 ,意为“终极智慧”“辨识智慧”。 愚智:愚笨和聪明。 亡愚:消除愚笨。

翻译

终极智慧并非属于愚笨或聪明,能破除愚笨而叹息的可称为智慧。道士如果消除了愚笨,我的智慧这药也会被遗弃。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和略带诙谐的方式来探讨智慧与愚笨的关系以及道士在其中的角色。它似乎在表达对一些表面追求智慧而实则未能真正理解智慧本质的现象的讽刺。诗人通过般若并非简单与愚智划等号,以及若道士自以为消除了愚笨就会让“我智药亦遗”等表述,展现出一种对人们认知和行为的思考。整体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

义褒

唐僧。常州晋陵人。俗姓薛。少出家,初于苏州从师习大品《华严》。后周流吴越三十余年,终住东阳金华山法幢寺。高宗时,奉敕至长安大慈恩寺,助玄奘译经。显庆间多次奉诏至内殿,与道士辩论。后住洛阳净土寺。卒年五十一。 ► 3篇诗文

义褒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