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圆 二首 其一 甘露寺怀古

· 厉鹗
夕阳江上吴朝寺,曾记昔留题。 火焚松径,尘埋莲镬,雨洗苔碑。 楼空多景,钟声今古,帆影东西。 花开花谢,潮生潮落,物是人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人月圆:**词牌名。
  • **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相传为三国时东吴甘露寺旧址。
  • **吴朝:**指三国时的东吴政权。
  • **留题:**在参观游览的地方写下诗文以留作纪念。
  • ****莲镬(huò)**:**刻有莲花图案的铁锅,这里泛指寺庙中的器具 。
  • **多景:**镇江多景楼,在甘露寺内。

翻译

夕阳映照在江上,那是东吴时期留下来的寺庙,我还记得曾经在这里留下题诗。大火焚烧过松间的小路,泥沙掩埋了刻着莲花的铁镬,雨水洗刷着长满青苔的石碑。多景楼如今空空荡荡,那钟声历经古今从未断绝,江面上船帆东去西来。花朵开了又谢,潮水涨起又落下,可是人事已变,景物依旧。

赏析

这首词以甘露寺为依托进行怀古。上阕开篇点明题中之“寺”,并通过“曾记昔留题”引发对过去的回忆。接着“火焚松径,尘埋莲镬,雨洗苔碑”三句,描写了寺庙历经沧桑的景象,火烧、尘埋、雨洗,展现出岁月对寺庙的侵蚀,营造出一种衰败、凄凉的氛围。下阕“楼空多景,钟声今古,帆影东西”,描绘多景楼的空寂,钟声的亘古不变,以及帆影的往来穿梭,在空间与时间的交错中,更添一种历史的深邃感。最后“花开花谢,潮生潮落,物是人非”几句,以自然现象的更迭,直抒“物是人非”的感慨。全词借景抒情,借甘露寺的今昔变化,抒发了词人对历史变迁、人事无常的深沉感慨,用词精炼,意境深远,读来韵味悠长 。

厉鹗

清浙江钱塘人,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又号南湖花隐、西溪渔者。康熙五十九年举人。乾隆初召试博学鸿词科不遇。搜奇嗜博,尝馆扬州马曰琯小玲珑山馆数年,多见宋人集,因撰《宋诗纪事》。诗词皆工,诗品清高,而长于用书,为浙派名家。论词推崇周邦彦、姜夔,亦为“浙西词派”重要作家。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南宋院画录》等,又与查为仁同撰《绝妙好词笺》。 ► 172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