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张机

一张机。 含愁人在画楼西。 金梭轧轧流如水,华年过了,婵娟二八,长自惜芳菲。 两张机。 双鸳鸯线两边齐。 上边织个双头蕊,双花双鸟,双双偷觑,双脸各双偎。 三张机。 玉人微困小腰支。 恹恹只恨闲天气,往常欢笑,绿纱窗子,日影不多时。 四张机。 红蚕心里只多丝。 多情不管难眠起,一春蕉萃,丝丝吐尽,化作金缕衣。 五张机。 雌雄蝴蝶对人飞。 教他莫逞千般媚,小儿见了,两边逢去,也有似侬时。 六张机。 中心安朵好花儿。 好花只在侬机里。 要他开到,王郎来后,不许再相离。 七张机。 铜壶永漏玉釭垂。 满身香汗娇无力,近来消瘦,教谁知得,自解绣罗衣。 八张机。 明光织就欲遗谁。 谁家十万缠头费,楼高西北,红绡一曲,城上乌夜啼。 九张机。 机中卫女旧相思。 天涯草绿人千里,从前一段,如何抛却,不是不怜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梭:织布梭。
  • 轧轧(yà yà):象声词,形容机器车轮等的转动声。
  • 婵娟二八:形容女子十六岁,青春美好。
  • 恹恹(yān yān):精神萎靡的样子。
  • 蕉萃:同“憔悴”。
  • 铜壶永漏:古代的一种计时器。
  • 玉釭(gāng):灯。
  • 缠头费:赏给歌伎的财物。
  • 明光:这里指华丽的丝织物。
  • 卫女:出自《诗经·邶风·泉水》,借指思乡的女子。

翻译

一张机:饱含愁绪的人在画楼西边。织布梭发出轧轧声如流水般,美好的年华过去了,女子正好十六岁,总是自己珍惜青春的芳菲。 两张机:双鸳鸯线两边整齐。上面织着双头花芯,双花双鸟,双双偷偷相看,双双脸颊各自双双依偎。 三张机:玉人稍微困倦小腰肢无力。精神萎靡只恨这闲适的天气,往常的欢笑,在绿纱窗子边,有阳光的时光并不多。 四张机:红蚕心里只多了许多丝。多情不管难以入眠起身,一整个春天都很憔悴,一丝丝吐尽,化作了金缕衣。 五张机:雌雄蝴蝶对着人飞舞。叫它不要卖弄千般媚态,小孩子见了,向两边赶去,也有像我这样的时候。 六张机:中心安置一朵好花儿。好花只在我的织布机里。要让它开放,等王郎来了之后,不许再分离。 七张机:铜壶里的计时水不断流下,玉灯垂挂。满身香汗显得娇弱无力,近来消瘦的样子,有谁知道,自己解开绣着花的罗衣。 八张机:用华丽的丝织物织成后想要送给谁。谁家有十万的赏钱,楼在西北高的地方,一曲红绡舞,城上乌鸦夜晚啼叫。 九张机:织布机里有着女子旧日的相思。天涯那方绿草如茵人在千里之外,从前的那一段,如何能抛下,不是不怜惜她。

赏析

这一组《九张机》用清新质朴的语言,通过对女子织布场景以及其内心活动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相思、哀怨、期盼等复杂情感。从“含愁人在画楼西”到“机中卫女旧相思”,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依次展开,有对青春年华的感慨,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珍惜,也有独自一人时的慵懒、惆怅与憔悴。每一张机都犹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情感真挚,富有韵味。在描绘中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意象,如金梭、鸳鸯、蝴蝶、花儿等,增添了诗词的美感和意境,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处于爱恋之中女子的多种情态,使整首词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浪漫情怀。

蒋敦复

清江苏宝山人,原名尔锷,字纯甫,号剑人。诸生。少时一度出家为僧,名铁岸,一称妙尘。曾以策干杨秀清,后又作诗献曾国藩。识英语。后在上海为人佣书。有《啸古堂集》等。 ► 2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