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乖崖

· 陈抟
自吴入蜀是寻常,歌舞筵中救火忙。 乞得金陵养闲散,也须多谢鬓边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张乖崖:即张咏,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
  • 自吴入蜀:“吴”大致指今江苏、浙江一带;“蜀”指今四川地区,这里是说在不同地域间往来。
  • 歌舞筵中救火忙:可理解为在热闹繁华(歌舞筵代表)之中忙碌地处理各种事务,就像救火般急迫去应对各种状况。
  • 乞得金陵:向朝廷请求到金陵任职;“金陵”,今江苏南京 。
  • 养闲散:过悠闲散漫的生活。
  • 鬓边疮:鬓角边上长的疮。这可能是一种形象说法,暗示历经的艰难、困扰等,致使身体出现状况 。

翻译

在从吴地辗转到蜀地这样的往来奔波对我来说已经是平常之事了。在那歌舞升平、热闹欢腾的筵席之中,却忙忙碌碌地处理各种棘手事务犹如救火一般着急。好不容易向朝廷求得了到金陵去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份闲适啊,也得多多感谢那鬓角边上长的疮(所带来的警醒和促使自己改变的契机 )。

赏析

这首诗表面看似直白,实则蕴含着诗人复杂的人生感慨。开篇“自吴入蜀是寻常”,轻描淡写地说出频繁辗转于不同地区,反映出经历的丰富与人生的波折。“歌舞筵中救火忙”一句极具画面感,歌舞升平的欢乐场景与紧张忙碌如救火般的事务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在热闹背后诗人面对的无奈与压力。“乞得金陵养闲散”传达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好不容易达成心愿的庆幸。而最后一句“也须多谢鬓边疮”看似调侃,其实是用一种婉转的方式表达生活的磨难促使自己做出改变,懂得放下纷扰追求内心宁静。整首诗语言质朴但情感深厚,将生活的酸甜苦辣和人生的思考融入其间。

陈抟

陈抟

宋人。道士。亳州真源人,字图南,号扶摇子。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绝意仕途,隐于武当山九室岩,辟谷服气。后移居华山云台观。相传每寝处辄百余日不起。后周世宗召为谏议大夫,固辞。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两至京师,为帝所重,赐号“希夷先生”。好读《易》,著《无极图》及《先天图》,以为万物一体,唯有超绝万有之“一大理法”存在。其说经周敦颐、邵雍推演,实为理学发端。有《指玄篇》、《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正易心法》等。 ► 19篇诗文

陈抟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