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充

我无置锥君立壁,舂黍作麋甘胜蜜。 绨袍不受故人意,药饵肯为儿辈屈。 割白鹭股何足难,食卢鹚肉未为失。 暮年五斗得千里,有愧寒檐背朝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置锥zhì zhuī,“置锥之地”的简略说法,形容极小的地方,这里表示生活极度贫困,连极小的安身之地都没有。
  • 立壁:家徒四壁,形容一无所有。
  • 舂黍(chōng shǔ):把黍米去壳捣成粉。黍,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
  • 麋(mí):粥。
  • 绨袍(tí páo):厚缯做成的袍子,后用以表示不忘旧情。此处“绨袍不受”意思是不接受故人的馈赠。
  • 药饵:药物。
  • 割白鹭股、食卢鹚(cí)肉:夸张说法,极言处境艰难,为了生活做出一些异于常理的事。卢鹚,即鸬鹚,一种水鸟。
  • 暮年五斗:暗指晚年出仕为官微薄的俸禄。
  • 寒檐背朝日:指贫寒清苦的生活。

翻译

我穷得连立锥之地都没有,你也家徒四壁一无所有,但我们舂黍熬成的粥啊,尝起来竟比蜂蜜还甘甜。你不接受老朋友送来的财物馈赠,不随便为外在利益而屈从,这是多么高的品格呀。哪怕生活艰难到去割白鹭的腿、吃鸬鹚的肉这种超乎常理之事又哪算困难,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的过错呀。到了暮年我才在外做个小官,拿着微薄的俸禄却离家千里,想想那些一直安于贫寒清苦的朋友,我实在心中有愧。

赏析

这首诗是陈师道酬答黄充之作,诗中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黄充贫困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以及真挚的友情。开篇写两人极度贫寒的生活,“舂黍作麋甘胜蜜” 将艰难生活描绘出一种乐观的色彩,传达出虽贫穷但自得其乐之感。“绨袍不受”“药饵肯为儿辈屈”通过具体行为细节展现黄充高洁的品格,不轻易接受他人馈赠也不轻易妥协。 “割白鹭股”“食卢鹚肉” 用夸张荒诞的说法,突出生活的艰难程度,同时又带着一种自我调侃和豁达。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己暮年出仕的情境和友人安贫相对比,流露出内心的愧疚,进一步凸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身选择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直白质朴,情感真挚深沉,生动地刻画了自己与友人的形象和生活状态,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价值与友情的深刻思考 。

陈师道

陈师道

宋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少学文于曾巩,无意仕进。巩荐其修史,以布衣未用。哲宗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因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颍州教授。绍圣初,又因进用不由科第而罢归。元符三年,召为秘书省正字。为人高介有节,安贫乐道。论诗推服黄庭坚,多苦吟之作,为江西诗派有代表性诗人。有《后山集》、《后山谈丛》、《后山诗话》等。 ► 7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