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山水图为北客赋

江南本是山水国,峡影峨云插空碧。 世人爱画不爱真,一幅生绡悬素壁。 董生好手毕宏上,意在笔先方落笔。 云关岫幌扫层青,月浦烟汀写修白。 纵横琐细分毫釐,变化幽冥绝痕迹。 沧江碣石忽破碎,片纸散漫留不得。 当年载入米家船,夜夜虹光八千尺。 新评信口誇天真,声价祇今万钱直。 流传知落几人手,神物护持入君室。 世间尤物能移人,莫看江南望江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董源:五代南唐画家。
  • 生绡:未漂煮过的丝织品。古代多用以作画,因亦以指画卷。
  • 岫幌:山洞居室的窗户。
  • 毫釐:一毫一厘,形容很少的数量。“釐”同“厘”。
  • 米家船:北宋书画家米芾曾任官无为军知州,因喜爱濡须河一带山水,常去游玩,乃置船多艘,自书“米家书画船”。

翻译

江南本来就是山水之国,山峡的影子和高峻的云朵直插空旷碧蓝的天空。世人喜爱画作却不喜爱真正的山水,一幅画卷悬挂在白色的墙壁上。董源作画的技艺在毕宏之上,在心意到了之后才落笔。他在云绕山洞窗户、月照水滨沙汀上描绘出修长的白色。纵横细致能区分毫厘的差别,变化神奇深幽没有丝毫痕迹。沧江和碣石忽然像破碎了一般,那画作如碎片纸张般散漫留存不下来。当年被载入米家船中,每晚都闪耀八千尺的虹光。新的评论随口夸赞其天然真实,声价到现在价值万钱。流传中不知经过了多少人的手,神奇之物被护持着进入你的房间。世间出色的物品能够改变人,不要望着江南却想着江北。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江南山水的壮丽,强调自然山水之美,接着称赞董源作画技艺高超,胜过毕宏,能将山水之美精妙呈现。诗中细致地描述董源画作的精巧和传神,如能细微区分差别,变化又不露痕迹。后面提到其画作的传奇经历,曾在米家船中闪耀光芒。还提到画作在流传过程中的珍贵以及其如今的不菲价值。最后提醒人们不可心向他处而忽视眼前的美好。整首诗既表达了对董源画作的赞赏和推崇,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应珍惜的感慨,以及对人们不应贪恋别处而忽略当下的劝诫,借物抒情,寓意深刻。

连文凤

宋福州三山人,字百正,号应山。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