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观

· 秦观
复殿重楼堕杳冥,故基乔木尚峥嵘。 银河不改三千尺,铁马曾经十万兵。 华表故应终化鹤,谪仙未解独骑鲸。 井泉一一儿童旧,白发衰颜祇自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复殿重楼:重重叠叠的宫殿楼阁。
  • 堕杳冥:堕,往下沉、落;杳冥(yǎo míng),高远深邃、渺茫幽远的样子,这里形容宫殿楼阁仿佛隐没在高远渺茫之处。
  • 故基:旧时的地基。
  • 乔木:高大的树木。
  • 峥嵘:形容山势高峻突出,这里指树木高大繁盛的样子 。
  • 银河:神话传说中天上的河流,这里或许用来形容瀑布之类,也增添奇幻色彩 。
  •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代指战争。
  • 华表故应终化鹤:用了丁令威化鹤的典故。传说汉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乡。华表,古代设在宫殿、城垣或陵墓前作为标志与装饰用的大柱 。
  • 谪仙:指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通常用来比喻才情高超的人,这里可能是诗人自指或泛指有不凡才情之人 。
  • 骑鲸:出自《文选·扬雄〈羽猎赋〉》,后来常用骑鲸表示隐遁或仙逝 。
  • 井泉:水井和泉水 。
  • :同“只”,仅仅。

翻译

重重叠叠的殿宇楼阁仿佛堕入那渺茫幽远之境,旧时的地基和高大繁茂的树木依旧显得气势不凡。那仿若银河般壮阔的景象丝毫未改,此地曾经是战马嘶鸣、十万雄兵征战的地方。华表边或许真的会有仙人化鹤归来,而像我这样有不凡才情之人却还未参透独自骑鲸仙逝的妙境。这里的水井和泉水一一还是儿时的模样,只是如今我已白发苍苍、容颜衰老,不禁独自惊愕叹息时光的匆匆。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开篇描绘白鹤观复殿重楼和故基乔木,营造出一种深邃、沧桑的氛围,昔日的宏伟与如今的幽深形成鲜明对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银河不改三千尺,铁马曾经十万兵”这句将自然的永恒与曾经的战争风云相结合,时空交错。银河象征着恒久不变的自然元素,而铁马十万兵则展现出曾经的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突出历史的兴衰更替。后两联引用神话典故,借丁令威化鹤、骑鲸等传说,抒发诗人对超脱尘世境界的向往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最后以不变的井泉对照自己衰老的容颜,强化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幽远,用词精巧,通过对眼前环境的描写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娓娓诉说着内心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

秦观

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