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合浦:古郡名。
- 蜑(dàn):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
翻译
合浦有古老的珠池,一旦成熟珍珠堆积如山。试问池边的蜑族人,说是如今已多年清闲。难道没有像明月般珍贵的东西了吗,它转移迁徙在大海之间。这和那二千石的官员有什么关系,时候到了自然会回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合浦古珠池的景象以及相关情况。诗中通过对珠池收获情况的描述以及与池边蜑族人的问答,既展现出珠池曾经的繁荣和现状,也透露出一种感慨和思考。明月珍可能指代宝贵的东西,它的转徙暗示着某种变化或流失。最后两句看似突兀,也许表达了一种事物变化有其自身规律,不受外界过多干预的寓意。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幽深,引发读者对于变迁等主题的思索。

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浙江丽水)酒税,又远徙郴州(湖南郴县),编管横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还,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词多写男女爱情和身世感伤,风格轻婉秀丽,受欧阳修、柳永影响,是婉约词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秦观亦有诗才,但被自己的词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时代的诗人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的表现更突出,以至于“诗名殊不藉藉”。秦观与张耒、晁补之、黄庭坚并称“苏门四学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