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韶亭

· 华镇
重华祠宇下,危构压山椒。 壁石因天设,茨茆得旧条。 云山排笋簴,风竹度笙箫。 想见来仪羽,飞飞下泬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华:即舜帝,名重华。
  • 危构:高大的建筑。这里指闻韶亭。,高。,建筑物。
  • 山椒:山顶。
  • 茨茆(cí máo):用茅草盖屋。这里指建筑闻韶亭所用的茅草。
  • 笋簴(sǔn jù):古代悬挂乐器的架子,横杆叫簨,直柱叫簴。笋簴排列,形容云山如同排列的乐器架子。
  • 风竹度笙箫:风吹竹林,声音如同笙箫吹奏。,过,这里指声音传来。
  • 来仪羽:指凤凰来仪,传说虞舜时,凤凰飞来翩翩起舞,奏乐表示庆祝。
  • 泬寥(xuè liáo):形容天空高远空旷。

翻译

在舜帝的祠宇下方,高大的闻韶亭矗立在山顶。亭壁的石头好像是上天特意安排的,盖亭用的茅草还是旧时的模样。远处云山层层排列,犹如摆放好的乐器架子,风吹竹林发出的声音,宛如笙箫悠扬。遥想当年凤凰飞来翩翩起舞的场景,它们在高远空旷的九天之下自在翱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闻韶亭的景象。开篇点明亭子的位置,“重华祠宇下”“危构压山椒 ”,先为亭子营造出一种庄重、雄伟的背景和地势。“壁石因天设,茨茆得旧条”描写亭壁石头与茅草,体现出自然浑成与历史传承之感。中间两联的描写巧妙生动,将云山比作笋簴,风竹之声比作笙箫,视听结合,营造出神秘且美妙的意境。最后诗人展开想象,以“想见来仪羽,飞飞下泬寥 ”描绘出凤凰来仪的宏大画面,展现出悠远的历史氛围,使整个诗歌充满了历史韵味和对往昔盛世的怀想,同时也让闻韶亭在这样的情境交融中,彰显出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美感。

华镇

宋会稽人,字安仁,号云溪。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平生好读书,工诗文。有《扬子法言训解》、《云溪居士集》、《会稽录》等。 ► 3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