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望湖楼上五绝

· 苏辙
滞留朝市常嫌闹,放弃江湖也未闲。 孤舫粗穷千顷浪,肩舆未尽百重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子瞻:苏轼的字。
  • 望湖楼:古楼名。
  • 滞留:停留不动。
  • 朝市:朝廷和市集,泛指名利之场。
  • :厌恶,不满意。
  • 放弃:指弃置;抛弃。
  • 江湖:远离朝廷与统治阶层的民间。
  • 孤舫:孤单的船。
  • :大致。
  • :尽。
  • 千顷:百亩为顷,形容面积广阔。
  • 肩舆:即轿子。
  • 百重山:极言山之多。

翻译

留在朝廷和市集常常觉得喧闹,舍弃了江湖也未必就清闲。孤单的船大致游遍了广阔的波浪,乘坐的肩舆也还没有走过众多的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对生活状态的思考。前两句写出了无论是在世俗的名利场中还是在远离朝堂的江湖中,都难以寻得真正的宁静和闲适。后两句通过“孤舫粗穷千顷浪”描绘出船在广阔波浪中行进的画面,显示出一种探索和经历;“肩舆未尽百重山”则体现了人们即使借助肩舆也难以遍历所有山川,暗示了人生的无尽和复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多种状态的感悟。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