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十日南归马上口占呈同事

· 苏辙
南辕初喜去龙庭,入塞犹须阅月行。 汉马亦知归意速,朝旸已作故人迎。 经冬舞雪长相避,屈指新春旋复生。 想见雄州馈生菜,菜盘酪粥任纵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使:奉命出使。
  • 契丹:当时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 龙庭:原指匈奴单于祭天、大会诸部之地,这里代指契丹的朝廷 (tíng)
  • 阅月:经过一个月。阅,经历。
  • 朝旸:早晨的太阳。旸,日出,太阳 (yáng)
  • :很快,不久 。
  • 雄州:在今河北雄县,当时是宋辽边境的重要城市。
  • 馈(kuì):赠送。
  • 酪粥:用牛羊奶等熬制的粥。

翻译

刚开始朝南进发时,满心欢喜能离开契丹的朝廷,进入大宋边塞还得要经过一个月的行程。连随行的马匹似乎也懂得急切回家的心意,早晨温暖的太阳像是故友一般前来相迎。经历了一冬,总是刻意避开那飘飞的雪景,屈指计算,新春很快就要来了。料想回到雄州时,会有人赠送鲜嫩的生菜,到那时可以随意享用菜肴和酪粥。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苏辙奉使契丹归来途中的心情与期待。开篇“南辕初喜去龙庭,入塞犹须阅月行”,直接点明离开契丹朝廷时的喜悦,同时也感慨归程遥远。“汉马亦知归意速,朝旸已作故人迎”将马匹拟人化,马都知晓归心似箭,而早晨的太阳也像故人迎接自己,细腻地表达出归乡心情的急切与喜悦。“经冬舞雪长相避,屈指新春旋复生”,讲述在契丹历经冬日,躲避风雪,盼望着新春的到来,暗示了这段出使经历的漫长与不易。尾联“想见雄州馈生菜,菜盘酪粥任纵横” 则充满生活气息,通过想象回到雄州后能享受馈赠、尽情用餐,进一步体现归乡的欢快,轻松的笔调中透露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展现了独特的诗意情怀。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