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康太守宅五老亭

· 苏辙
五老高闲不入城,开轩肯就史君迎。 坐中莫著闲宾客,物外新成六弟兄。 云气飘浮衣袂举,泉流洒落佩环声。 岌然终日俱无语,静寿相看意自明。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老:指庐山五老峰,因其形状如五位老人并肩而得名。
  • 高闲:高雅闲适。
  • 开轩:打开窗户,这里指走出山林。
  • 史君:汉时称刺史为史君,后用为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南康太守 。
  • 物外:世外,超脱于尘世之外。
  • 衣袂(mèi):衣袖。
  • 佩环:古人所系的佩玉,这里形容泉水洒落的声音如同佩环碰撞。
  • 岌(jí)然:高耸的样子。

翻译

五老峰高雅闲适,平时都不进入喧嚣的城郭之中,今天却打开窗扉,应南康太守的盛情邀请而来。亭子中就不要安排那些世俗的宾客入坐啦,如今超脱尘世,我们新结交成为六位弟兄(指太守与五老峰) 。山间的云气飘浮不定,似乎吹动着衣袂轻轻扬起;清澈的泉流洒落,传来如同玉佩环碰撞般清脆的声音。五老峰高耸而立,整日都默默无语,与它们静静对坐,相看而生的静谧之意和长寿之福自能领会明白。

赏析

这首诗开篇以五老峰“不入城”却“就史君迎”的对比,既突出了五老峰的高远清幽,又表现了太守的魅力与此次邀请的特别。诗人提出不让“闲宾客”入座,在排除凡俗喧闹后,人与五老峰仿佛成为超脱尘世的知音,组成“六弟兄”,营造出一种空灵寂静、超凡脱俗的氛围。“云气飘浮衣袂举,泉流洒落佩环声”这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绘了山间的景色与声音,云气、泉声让画面生动且富有意境,让人感同身受那种清幽的自然之美。结尾“岌然终日俱无语,静寿相看意自明”,以景结情,用五老峰整日默默无语,和人与峰相看的情景,传达出宁静中蕴含的长寿之意和心灵的契合相通。整首诗写得清幽淡远,韵味深长,借景与想象描写,将自然之景与精神境界相融合,展现出一种脱俗、悠闲与宁静的人生态度。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