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毛君州宅八咏凤凰山

· 苏辙
池上茅檐覆水低,早来秋雨尚虹霓。 败荷折苇飞鸿下,正忆渔舟泊故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虹霓:彩虹。
  • 苇:芦苇。

翻译

池塘上的茅屋檐低垂接近水面,早上到来时秋雨还呈现出彩虹。残败的荷花、折断的芦苇以及飞下的大雁,正让人回忆起那渔舟停泊在故乡小溪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雨之后的萧瑟又带着淡淡回忆的景象。诗中先写了池上茅檐和雨水中的虹霓,营造出一种清新且略带朦胧的氛围。接着用“败荷”“折苇”“飞鸿”这些具体的景物进一步烘托出秋季的特点和一种衰落之感,最后因眼前景而联想到渔舟泊在故溪的画面,使诗在观景之余增添了一缕思乡或怀旧的情绪,短短几句就展现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