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翡翠:本意为翠绿色的美玉,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的叶子像翡翠般碧绿。
- 竦:读(sǒng),直立、耸立之意。
- 琅玕:读(láng gān),常指美玉,在诗中借指竹子。
- 稍:这里指竹梢。
翻译
大雨过后,竹子叶片舒展,那翠绿的颜色如翡翠一般,缝隙间刚刚透出阳光来;竹节高高挺立,就像美玉般的竹子无惧狂风。看那西边竹梢往深处倾垂了二丈有余,恰似生长在幽深山谷中繁茂竹林一般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描写雨后南轩竹子的佳作。开头两句通过“叶开翡翠”和“节竦琅玕”两个生动的描写,从视觉角度刻画出竹子雨后生机勃勃、姿态挺拔的形象,将竹子的碧绿的叶子和修长坚韧的竹节展现得淋漓尽致。“才通日”和“不怕风”,一个体现出雨后阳光初照的清新时刻,一个凸显了竹子不惧风雨的坚强精神,赋予竹子顽强不屈的性格特征。后两句“稍放西边深二丈,端如幽谷茂林中”,诗人进一步拓展视野,写竹梢倾斜向西方营造出一种幽深宁静的意境,将眼前之竹同幽谷茂林里的竹子相类比,给人以遐想,让人感受到这南轩之竹仿佛与大自然中的竹子融为一体,既有着独特的韵味,又充满着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全诗借竹子来表达一种对自然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以及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