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林侄韵赋雪

· 苏辙
密雪来何晚,穷冬候欲差。 投空落细米,布地净平沙。 缭绕飞相著,重仍积暗加。 雨微花破碎,风细脚倾斜。 次第来如掺,冥濛堕不哗。 燖鹅吹劲鞴,秀苇拂轻耞。 画字飘还没,团毬暖旋窊。 出盐东海若,鍊石古皇娲。 翻簸腾归骑,纷飘集晚鸦。 庭梅辨红萼,垄麦覆黄芽。 拨砌求新药,寻踪射伏䴥。 埋楼平尽脊,集树短留槎。 乱下曾何择,平铺欲尽遮。 欺贫寒入褐,恼客重添车。 积素聊成烛,烹甘强试茶。 病僧添晓钵,老令放晨衙。 融液曾何有,鲜明竟不奢。 积多还避井,化早发从畬。 溜滴檐垂箸,行观径转蛇。 谁能相就醉,都市酒容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穷冬:隆冬,深冬。
  • 候欲差:气候想要变化。
  • 冥濛:幽暗不明的样子。
  • 燖(xún):用热水烫后去毛。
  • 鞴(bèi):把鞍辔等套在马身上。
  • 窊(wā):低凹,深陷。
  • 东海若:海神名。
  • 皇娲:即女娲。
  • 䴥(jiā):古书上说的一种鹿类动物。
  • 褐(hè):粗布或粗布衣服。

翻译

密雪来得多么晚啊,到了深冬气候想要有所变化。像投放空中落下细小的米粒,散布在地上如同净洁的平沙。缭绕纷飞相互附着,层层重叠又暗暗堆积。雨很微小花朵被破碎,风很轻柔脚步有些歪斜。依次而来如同掺和,昏暗迷蒙落下也无声响。像是烫鹅吹起鼓风的皮囊,如同秀丽的芦苇拂过轻的农具。写字的雪很快飘走又没了,团成雪球暖和了就很快凹下去。就像从东海的海神那里取出盐,像女娲炼石一般。翻腾飞卷归骑,纷纷飘飞聚集着晚归的乌鸦。庭院的梅花分辨出红色的花萼,田垄的麦子覆盖着黄色的新芽。拨开积雪寻找新鲜药草,追寻踪迹射击隐藏的鹿。掩埋高楼差不多到了屋脊,聚集在树上短时间留下树叉。胡乱落下不曾有何选择,平铺地面想要全部遮住。欺凌贫寒之人进入粗布衣中,烦恼客人又添加车来。堆积的雪多了姑且当蜡烛,煮雪为水甘甜强迫自己试着泡茶。生病的僧人添加早晨的钵盂,年老的县令让早晨的官衙放假。融化的雪水曾经有什么,鲜明却并不奢侈。积累多了还要避开水井,化得早就从田地出发。流滴下来在屋檐如同垂着筷子,行走观看小径如同转动的蛇。谁能相互陪着喝醉,城市里的酒容易买到。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场雪的景象。从雪的来迟、细密如米,到它纷纷扬扬地飘落、堆积,展现了雪景的各种细节,如飞雪对花的影响,对环境的改变。诗中还描述了雪在不同场景下的状态,如庭中梅、垄上麦,以及人们在雪中的活动,如寻药、射猎等。同时也写出了雪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寒入褐、添车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般感受到雪的奇妙和雪景的魅力,也体现出诗人对雪景的仔细观察和独特感悟。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