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碛
涨江吹八阵,江落阵如故。
我来苦寒后,平沙如匹素。
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
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
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
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
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
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
独使后世人,知我非莽卤。
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
惟馀桓元子,久视不能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八阵碛(qì):古代的一种军事阵法,此处指诸葛亮在长江边上的八阵图遗迹。
- 涨江:涨水的长江。
- 苦寒后:寒冷的冬季之后。
- 平沙如匹素:平坦的沙滩如同白色的绸缎。
- 磊磊六十四:形容石头堆积如棋子般有序,可能指的是八阵图的布局。
- 布棋:像摆放棋子一样排列。
- 褒斜:即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岭的交通要道。
- 军旅无阔步:军队无法在此广阔的战场上施展。
- 置阵狭无所:诸葛亮因地形限制而未能在更广阔的地区布阵。
- 莽卤:粗鲁无谋。
翻译
长江涨水时吹动八阵图的波纹,即使江水退去,阵势依旧如故。我在寒冬之后来到,看到的是平坦如白绸的沙滩。登高远眺,那些石头堆砌的遗迹仿佛六十四颗棋子般整齐排列。远远望去,就像棋盘上的布局,走近却找不到具体位置。世人称赞诸葛亮,他的用兵有严格的规则和法度。他在褒斜道边的小地方布置阵法,受限于地形,无法大展宏图。他最终未能到达中原,因为阵法设计在狭窄的地方显得局促。在这片茫茫的沙地上,只有堆积的石头见证了他智慧的痕迹,证明了他并非粗鲁之人。然而,那蜿蜒的蛇形阵至今仍让人不解。只有桓元子(可能指人名)长久地凝视,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江边的八阵图遗迹,表达了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敬仰以及对其战略选择的思考。苏辙以现代视角解读历史,将古代战场与自然景色融合,通过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和困境。诗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既赞赏其法度严谨,又惋惜其未能在广阔天地施展。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后人如何理解历史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