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淇水:水名,淇河,在今河南省北部。它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棋子山,流经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浚县,最后流入卫河。
- 沄沄(yún yún):形容水流汹涌、奔腾不息的样子 。
- 禁城:指宫城,皇宫所在的地方,一般禁止普通百姓随意进出。
- 观阙(guān què):指宫殿、楼台。观,宫廷或宗庙门前两旁的高大建筑;阙,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 发兴:激发意兴。
-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一般供人们在水上游玩时乘坐。
翻译
淇河的水汹涌奔腾着流入宫城之中,水关处城楼从中断开,下面流淌着深深的清澈河水。站在空阔的郊外往南望去,可见牛羊缓缓下山,在落日余晖中回头瞻望,能看到宫殿楼台明亮闪耀。岁月匆匆,催人步入年老体迈之境,面对江湖之景,心中涌起诸多对人生的感慨。装饰华美的游船早晚要停靠在新建的屋舍旁,聊以自慰的是来观赏这平静如镜的水面风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水关后的所见所感。开篇描绘淇水奔流入禁城,展现出一种宏大的气势与场景,点明地点,给人以开阔之感。“空郊南数牛羊下,落日回瞻观阙明”两句,从不同方向写景,牛羊下山的悠然与远方宫殿楼台在落日下明亮壮观的景象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开阔辽远的意境,透露着城郊宁静与宫殿庄严的对比。
“岁月逼人行老大,江湖发兴感平生”则是由景转入抒情,诗人看到眼前美景,感叹岁月无情,自己渐渐衰老,面对江湖之景,对人生的诸多经历涌起万千感慨。最后“画舫早晚笼新屋,慰意来看水面平”,又回到眼前的景象,画舫、新屋与平静湖面,暗示诗人在自然宁静的景色中试图寻找安慰和解脱,表达出一种复杂而又淡然的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景色细致生动的刻画,又有情感深沉真挚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境遇的思考与超脱。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
苏辙的其他作品
- 《 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太皇太后阁六首 》 —— [ 宋 ] 苏辙
- 《 白须 》 —— [ 宋 ] 苏辙
- 《 十一月一日作 》 —— [ 宋 ] 苏辙
- 《 送周正孺自考功郎中归守梓潼兼简吕元钧三绝 》 —— [ 宋 ] 苏辙
- 《 次韵毛君病中菊未开 》 —— [ 宋 ] 苏辙
- 《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湖桥 》 —— [ 宋 ] 苏辙
- 《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 —— [ 宋 ] 苏辙
- 《 次韵文务光秀才游南湖 》 —— [ 宋 ]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