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监试举人
注释
- 徂:cú,过去,逝。
- 铄:shuò,熔化,消损。
- 坟史:古代典籍。
- 干籥:yuè,古代的一种舞具和乐器。
- 彟:yuē,尺度。
- 睥睨:pì nì,斜着眼看,侧目而视,有厌恶或高傲之意。
- 怍:zuò,惭愧。
- 炫诱:炫耀诱惑。
- 餔糟:bū zāo,吃酒渣,比喻屈志从俗,随波逐流。
- 西洛:西京洛阳。
翻译
考中科举那年已经过去,过去所学的知识日渐遗忘。在外遭遇饥寒的侵扰,在内被忧患所折磨。家中传承有丰富的典籍,流传的学说本来精妙简约。众人的言论长久以来纷纷扰扰,打开书卷常常为之惊讶。担任官职忝列学校,教授学业只限于舞具乐器。朝廷发布新的政令,长短尺度舍弃以前的标准。修饰小学家的学说,轻蔑前代君王的著作。将声音和形状分裂开来,道义也借此依附寄托。安心行走就厌烦大路,强行拉拽就落入束缚。纵横地施展口鼻之能,肆意涂抹红粉白土。强词夺理忽然四处泛滥,漂流游荡最终何处停靠。回忆起佛法刚开始传播时,想要讲解却先感到惭愧。新科举鼓励众多士人,跟从的人都获得高官厚爵。我犹豫不决开始不相信,炫耀诱惑最终难以抵挡。可叹我守着愚钝,几乎不被讥笑戏谑。独自清醒惭愧随波逐流,不轻易许诺也不以为耻。不敢说去折断锋芒,但只保证守护自己。有关部门似乎还不知道,选拔考试在西洛出了差错。一群儒者听谁号令,新的言论竞相被删减。虽说心里觉得安稳,但恐怕不同时候有不同衡量。诡诈地获得就如同巧妙射箭,太晚出嫁是因为笨拙的媒人。谁有能力春天努力耕种,忍饥挨饿等待秋天收获。听说兄长职责在监考,评卷还放在楼阁之上。缩手旁观他人,这种心意也不是很坏。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科举制度及学术风气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描述了自己知识的遗忘和所受的困苦,对当时纷杂的言论和学说变动表示忧虑。批判了将学说胡乱拆分和附会的现象,也对一些不良风气如强辩、炫耀等进行了讽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这种环境中的无奈和坚守。诗中还提及了科举对人们的影响以及选拔中的一些问题。整体语言深沉,情感复杂,体现了作者对世事和学术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