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雪

· 苏辙
上元灯火家家办,遍地琼瑶夜夜深。 衲被蒙头真老病,纱笼照佛本无心。 床头酒瓮恰三斗,山下麦田真百金。 乞我终年醉且饱,端能拥鼻作微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元:节日名,俗以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
  • 琼瑶:美玉,这里形容雪像美玉般洁白晶莹。
  • 衲(nà):僧衣。

翻译

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在置办灯火,遍地都是如美玉般的白雪,夜已经很深了。我蒙着头盖着僧被,是真的年老又多病,那用纱笼罩着的供佛也并非出自本心。床头的酒瓮恰好有三斗酒,山下的那片麦田确实价值百金。祈求让我终年都能醉酒且吃饱,这样就能捂着鼻子轻轻地吟唱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时的景象,以及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通过“上元灯火”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遍地琼瑶”的寂静雪景形成对比。“衲被蒙头真老病”写出了诗人的老病之态,“纱笼照佛本无心”则透露出一种随意的态度。“床头酒瓮恰三斗,山下麦田真百金”显示出物质上的一些情况。最后表达了诗人渴望过上醉酒饱食、悠然微吟的生活,反映出一种超脱和自在的情绪,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质朴自然,韵味独特。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