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直见邀终日对卧南城亭上二首

· 苏辙
一径坡陀草木间,孤亭胜绝俯川原。 青天图画四山合,白昼雷霆百步喧。 烟柳萧条渔市远,汀洲苍莽白鸥翻。 客舟何事来匆草,逆上波涛吐复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坡陀:pō tuó,形容地势起伏不平。
  • 胜绝:非常美妙,绝妙。
  • 川原:河流与原野。

翻译

一条小路在起伏的草木之间,孤独的亭子处在绝妙之处可俯瞰河流和原野。晴朗的天空如绘画一般与四面山峰相环绕,白天如雷霆般的声响在百步之外都很喧闹。烟雾笼罩下的柳树显得萧条,渔业市场也很遥远,水边的平地苍茫广阔,白色的鸥鸟翻飞。客船因为什么事而来得这么匆忙,迎着上面的波涛时而吐出时而吞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独特的南城亭景象。诗人通过对小路、孤亭、天空、山川、烟柳、渔市、汀洲、白鸥以及客船与波涛等诸多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宏大而又略带萧瑟的意境。其中“青天图画四山合”写出了天空与山峦的美妙融合,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白昼雷霆百步喧”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喧闹之态;“烟柳萧条渔市远”则渲染出一种清幽且略显冷落的氛围。整首诗层次分明,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感慨和思索之情。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