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五斗:五斗(dǒu)米,指微薄的俸禄。
- 毛遂囊中颖:毛遂自荐,“囊中颖”比喻杰出的才能。
- 朱云地下游:典出《汉书·朱云传》,朱云请求成帝杀张禹,成帝怒要杀朱云,朱云攀折殿槛,后在他人求情下才免死。后以此比喻敢于直言抗争。
翻译
只有那微薄的俸禄还值得留恋,关起门来姑且想要排遣幽深的忧愁。羞愧自己没有像毛遂那样杰出的才能自荐,也未能够像朱云那样直言抗争。没有事的时候一定会尽情饮酒,想要归去的时候也会作赋登楼。羡慕你那幕府就如同僧舍一般,每日朝着城角去观赏海鸥沐浴。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苏辙一种矛盾的心态和对友人的羡慕之情。他一方面因微薄俸禄而留职,以此排遣忧愁,另一方面又感慨自己未能像历史人物那般有所作为。同时,他羡慕友人幕府的自在氛围,能随时观赏城外的自然景象。整体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思考和对友人生活的向往。诗风质朴,情感真挚,用典自然贴切。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
苏辙的其他作品
- 《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宿迁项羽庙 》 —— [ 宋 ] 苏辙
- 《 送毛滂斋郎 》 —— [ 宋 ] 苏辙
- 《 次韵程相公以柳湖久涸辄引蔡水溉注感而成咏二首 》 —— [ 宋 ] 苏辙
- 《 仲夏始雷 》 —— [ 宋 ] 苏辙
- 《 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 》 —— [ 宋 ] 苏辙
- 《 次韵子瞻送范景仁游嵩洛 》 —— [ 宋 ] 苏辙
- 《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 —— [ 宋 ] 苏辙
- 《 游金山寄扬州鲜于子骏从事邵光 》 —— [ 宋 ]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