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宛丘见寄二首

· 苏辙
献酬不用辞升斗,曲直何劳问尺寻。 要路风波无限恶,谪居情味最能深。 交从锦水初无间,邻卜共山已有心。 草圣诗豪并神速,数因南雁惠佳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献酬:饮酒时主客互相敬酒。
  • 升斗:容量单位。
  • 曲直:是非。
  • 尺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要路:显要的地位,亦指身居要职的人。
  • 谪居:被贬谪后住在某个地方。
  • 锦水:即锦江。

翻译

主客相互敬酒不用推辞那少量的酒,是非何必要去劳烦用尺子去衡量探寻。显要之位上的风波是无尽的险恶,被贬谪居住的情味最是能够深刻体会。交往从锦水开始便一直没有间隔,做邻居选择共山已经有了心意。草书圣手和诗中豪杰都有非凡的速度,多次凭借南归的大雁带来好消息。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柳子玉谪官寿春的经历展开。诗中表达了对官场险恶的感慨,以及朋友之间情谊的深厚和即便在谪居状态下也保持着紧密联系。提到不必在意酒的多少、不用计较是非,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着重强调了谪居生活所带来的独特感受。描述与朋友从一开始交往就无间,且对未来共同居住有所期待。结尾突出了朋友在诗文书画方面的才华以及对远方朋友消息的期盼,整体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质朴且自然,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苏辙

苏辙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