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司马温公:即司马光,“温公”是他的谥号。
- 狷(juàn)浅:偏急浅陋。狷:心胸狭窄、急躁。
- 射策:古代考试方法之一,把试题写在简策上,应试者随意解答,以别优劣。
- 粗疏:粗略,不精细。
- 广忠言地:扩大进献忠言的途径。
- 众弃馀:被众人所抛弃的人或事物等余下的部分,这里指那些之前不受重视之人。
- 流离:流转离散。
- 更化:指政治上的改革、变更。
- 邂逅(xiè hòu):不期而遇。
- 捧除书:得到授官的诏书。捧:接受。除书:授官的诏令。
- 赵孟:这里借指司马光。
- 终知厥:最终知道他(自己)。厥,代词,代指赵孟(司马光)。
- 骂予:责骂我(苏辙自己)。
翻译
年少的时候我真是心胸偏狭见识浅陋,当初参加射策考试表现也很粗略简单。司马光您想要拓宽众人进献忠言的渠道,便先是接纳那些被众人抛弃的剩余人才。在人生流离辗转中经历政治变革,未曾想偶然间就接过了授官的诏书。您终究深知自己的志向和追求,我反倒担心别人会因此责骂我。
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为司马光所写的挽词。开篇诗人以自我反思的口吻,诉说自己少年时的不足,为后文对司马光的赞颂做铺垫。“欲广忠言地,先收众弃馀”生动地刻画了司马光广开言路、用人不拘一格的政治家胸怀,他不嫌弃那些被大众弃之不顾的人才,展现出其卓越的见识和宽广的气度 。“流离见更化,邂逅捧除书”描述自己在人生辗转以及政治多变情况下接受官职的经历,隐隐道出司马光给予自己机会之恩。最后“赵孟终知厥,他人恐骂予”体现出苏辙对司马光的深切理解与追怀,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他人看法的些许忧虑,质朴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全诗情感真挚,言辞恳切,从侧面塑造了司马光的高大形象,也抒发了对故人的悼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