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先君:指去世的父亲。
- 洛城:洛阳,古代中国的文化名城。
- 嵩山麓:嵩山脚下,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
- 卜筑:选择并建造居所。
- 伊川:即伊水,源于河南,流经洛阳。
- 修竹:高直的竹子,象征高洁品格。
- 缑山:又称缑岭,在河南偃师县附近,以产美泉著名。
- 泉眼:泉水的源头。
- 冰玉:形容泉水清澈如冰似玉。
- 茅轩:简朴的草屋。
- 照水开:映照在水面之上。
- 两翁:指诗人自己和弟弟子由,这里泛指年老的友人。
- 清如鹄:比喻两人清廉纯洁,像天鹅一样高洁。
翻译
当初父亲喜欢住在洛阳城,如今我也经过了嵩山脚下。 在水边选个地方盖房子,我怎敢妄想,只是想在伊水边买些上好的竹子。 又听说缑山有好泉水,泉水从树林间穿过,像冰玉般清澈。 想象着我们的小屋映照在水中,两个老朋友相对而坐,心境清雅如白鹤。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字子由)的,表达了他们对故乡山水的怀念以及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父亲的喜好引出自己对嵩山的探访,暗示家族的传统和自己的归隐之心。通过描绘伊川修竹和缑山冰玉般的泉水,展现了他们理想中的隐居环境,茅屋映水的画面则寓意着兄弟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体现了苏轼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亲情的生活态度。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阳关曲 · 赠张继愿 》 —— [ 宋 ] 苏轼
-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 —— [ 宋 ] 苏轼
- 《 水龙吟 · 黄州梦过栖霞楼 》 —— [ 宋 ] 苏轼
- 《 后赤壁赋 》 —— [ 宋 ] 苏轼
- 《 次韵王郁林 》 —— [ 宋 ] 苏轼
- 《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 》 —— [ 宋 ] 苏轼
- 《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 —— [ 宋 ] 苏轼
- 《 虚飘飘三首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