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中秋和施司谏
秋宇净如水,月镜不安台。郁孤高处张乐,语笑脱氛埃。檐外白毫千丈,坐上银河万斛,心境两佳哉。俯仰共清绝,底处著风雷。
问天公,邀月姊,愧凡才。婆娑人世,羞见蓬鬓漾金罍。来岁公归何处,照耀彩衣簪橐,禁直且休催。一曲庾江上,千古继韶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宇:秋季的天空。
- 氛埃:尘埃,多比喻世俗的污浊。
- 白毫:白色的毫毛,这里形容月光。
- 月姊:指嫦娥。
- 婆娑:盘旋舞动的样子。
- 蓬鬓:蓬松的鬓发。
- 金罍(léi):大型盛酒器和礼器。
- 簪橐(tuó):即簪笏,古代官员的冠饰和手板。
- 韶陔(gāi):即《韶》乐和《南陔》的合称,泛指古雅的曲调。
翻译
秋天的天空纯净如同水一般,月亮如镜子般却不安于镜台。在郁孤的高处演奏音乐,欢声笑语摆脱了世俗的污浊。屋檐外月光如同千丈白色毫毛,坐在那里仿佛银河有万斛之多,心境两者都很美好啊。抬头低头都一同极其清美绝伦,哪里会有风雷呢。 询问天公,邀请嫦娥,惭愧自己只是平凡之才。在这人世盘旋舞动,羞愧看到自己蓬松的鬓发对着那金罍。来年您将归去何处,照耀着彩衣和簪笏,宫廷值班就暂且不要催促。在这庾江上弹奏一曲,千古之后继承那古雅的曲调。
赏析
这首词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中秋时的情景和心境。上片着重写中秋夜景之美,秋空明净,月色皎洁,营造出一种空灵澄澈的氛围,和高处的欢乐氛围相融合。下片抒发个人情感和感慨,表达了对天公、嫦娥的尊崇以及对自身平凡的认识,既有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之感,又展现出对美好事物和高雅艺术的追求与传承。整首词意境开阔,情景交融,兼具豪放与婉约之美。
罗愿
宋徽州歙县人,字端良,号存斋。罗汝楫子。早年以荫补承务郎。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历知鄱阳县。八年,为赣州通判,摄州事,政清讼简。知南剑州。淳熙十年,知鄂州,有治绩。卒于官。生平博学好古,长于考證。文章法秦汉,高雅精练,醇实谨严,为朱熹、杨万里、楼钥、马廷鸾等人推重。有《尔雅翼》、《新安志》、《鄂州小集》。
► 40篇诗文
罗愿的其他作品
- 《 日涉园次韵五首虚静堂 》 —— [ 宋 ] 罗愿
- 《 送辛殿撰自江西提刑移京西漕 》 —— [ 宋 ] 罗愿
- 《 送赣州守施司谏奉祠归吴兴 》 —— [ 宋 ] 罗愿
- 《 闻寺簿燕客因以酒蟹送似有诗见及次韵二首 》 —— [ 宋 ] 罗愿
- 《 闻寺簿燕客因以酒蟹送似有诗见及次韵二首 》 —— [ 宋 ] 罗愿
- 《 鹿鸣燕礼成贻解元诸友并呈通判寺簿兄及众同官五首 》 —— [ 宋 ] 罗愿
- 《 送邕州吴使君 》 —— [ 宋 ] 罗愿
- 《 题木犀 》 —— [ 宋 ] 罗愿